2025,如何稳股市?
作者 郭楠 张欣培 黄慧玲
发表于 2025年3月
2025年3月14日,上证指数涨逾1%,突破3400点,创年内新高。图/IC

2025年全国两会,科技含量提高,股市分量增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中,首次写入“稳住楼市股市”,同时提出,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的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调控思路的延续,宏观调控中重视资产价格,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回答了关于新“国九条”及“1+N”政策体系落地效果、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中长期资金入市等问题。

一年之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吴清出席经济主题记者会时上任尚未“满月”,他自称为“菜鸟”,边干边学,并提出了“两强两严”的监管重点。在过去一年中,围绕稳股市证监会联合各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是稳股市重要举措。“2024年9月以来,各类中长期资金所持A股流通市值从14.6万亿元增长到17.8万亿元,增幅达到22%。”吴清表示。

“稳定市场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但这并非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而是市场中所有参与者共同的责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对《财经》表示,“上市公司首先需要在经营上取得良好的业绩,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回报;其次需要在股价出现波动的时候具备良好的管理波动的能力,即科学有效地管理市值。此外,公募基金、中介机构、投资咨询机构等都应该发挥其作用,监管机构铲除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等。”

支持科技企业发展,IPO(首次公开募股)吹来暖风。吴清表示,用好“绿色通道”、未盈利企业上市等制度,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等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制度,更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

随着科创板申请上新,市场期待IPO节奏加快,但一二级市场平衡仍然是关键。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A股市场IPO上市公司数量可能提升至150家左右,按照2024年平均每家企业IPO融资规模6.8亿计算,IPO融资规模可达到1020亿元。

回暖更明显的,则是政策支持、中国资产重估下的股市。全国两会期间(3月5日-11日),上证指数上涨1.67%,深证成指上涨1.7%,创业板指上涨0.64%,科创50指数上涨1.8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7.8%。两会结束后,行情并未中断,3月14日,上证指数年内首次站上3400点。

“过去几年国内环境面临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其重要的一环在于资产价格预期不稳定。本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体现了决策层对于稳定资产价格的重视。”创金合信基金首席宏观分析师甘静芸分析称。

鹏华基金研究部总量周期组组长张峻晓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的表述,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进而维持权益市场的风险偏好处于高位。

促消费、扩内需位列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表示,“以需求升级牵引供给变革的路径,既避免了传统刺激的副作用,又为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可持续动力系统。预期该政策框架有望推动2025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科技仍然是多数机构看好的中长期方向。短期来看,高盛认为,在这轮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股市反弹中,中国A股表现明显落后于H股,由于国内政策更加有力,且AH股溢价压缩,未来三个月A股有望小幅跑赢H股。

定调稳股市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稳住楼市股市”的表述,延续了2024年以来重要会议上关于股市的表态。

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稳住股市楼市;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住楼市股市,同时强调,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2025年2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稳住楼市股市。

“这段时间内,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有效措施,稳定市场信心、提升市场预期,包括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等,这些工作的正常推进对市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赵锡军对《财经》表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部分进一步明确,要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证监会在3月11日召开会议,把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放在首位。这一表述与往年有了较大不同,为市场带来信心,也引发了市场关于稳市机制的猜想。

“稳市机制的表述非常明确,战略性力量储备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是针对长远发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过去两项稳定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就具有战略意义,未来可能还包括各类国家可以调配的重要机构的资金,名称不一定叫平准基金,但可以在市场或投资标的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时实施风险控制,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赵锡军表示。

稳股市离不开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吴清在会上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筑牢股市健康发展的根基。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