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3月5日上午9点,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提出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其中,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为5%左右,与2024年目标持平;居民消费价格目标确定为2%左右,较2024年下调了1个百分点。
“经过努力,预计中国今年仍有望达成5%左右的增速目标。”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财经》表示,预计今年GDP增速中,消费将成为主要的贡献分项。
与此前不同的是,今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目标为2%左右,是2005年以来首次低于3%。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信号,过高过低都不好。”《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表示,今年把物价涨幅预期目标调整为2%左右,主要考虑的是,在当前中国物价下行压力大于上涨压力背景下,向全社会和市场强化价格指标的导向作用,努力通过各种政策推动物价温和回升。
“以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3%左右的价格预期目标,其实质含义是物价增速不超过3%,是控制通胀的思路;今年首次提出‘推动物价温和回升’,2%是一个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李迅雷称,“当然,在当前情况下,要达到2%左右的目标,需要大力度提振消费。”
与以往相比,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不少新的提法。比如,打破了“消费是慢变量”的常规,把提振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首次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时隔14年再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
一系列总体目标之下,金融业发力支撑显得尤为重要。综观《报告》全文,“金融”一词出现22次,在总体要求、对外开放、风险化解等板块均有涉及。
货币适度宽松:增量措施有望出台
《报告》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2011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的货币政策基调首次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
与2024年相比,《报告》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表述更加直接,包括“适时降准降息”“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
自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市场对央行进一步降准降息一直抱有期待。
在中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看来,“适时降准降息”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时点更加关注国内经济恢复情况以及海外经济体降息节奏。“考虑到年初信贷投放体现出的需求恢复仍不充分,《报告》也再次提到‘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叠加近期海外降息预期升温、汇率压力有望缓解,预计二季度可能是较为合适的降准降息窗口期。”林英奇称。
“《报告》特别提及‘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强化融资增信和风险分担等支持措施’,同时表明要促进股市楼市健康发展,预计后续结构性政策工具或更多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方面倾斜。”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称,“SFISF(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等资本市场支持工具也可能适时扩容,同时可以关注地产收储等楼市支持工具后续的使用空间。”
据《报告》安排,2025年政府工作的头号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此前,央行行长潘功胜曾提及,将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加强对消费金融的支持。据此,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廷辰对《财经》表示,“创设支持消费金融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成为金融部门出台的创新增量措施。”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报告》提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延续了2024年的提法。
图1: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图2:2005年-2024年中国年度CPI

2024年四季度以来,受特朗普交易预期、美联储降息速度放缓等因素影响,美元持续强势并施压非美货币。受此影响,人民币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几度贬破7.3关口。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报告认为,202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将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预计人民币汇率在7.0至7.5区间内双向波动。
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表现较为强劲且相对稳定。据前述报告测算,2024年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全年升值4.2%。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不只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赵廷辰对《财经》强调,央行曾多次表示,应更加关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化。
“下一步中国应明确不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为调控目标,提高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容忍度,更多将保持对一篮子货币稳定作为汇率政策主要目标。”赵廷辰称。
对此,前述社科院报告建议,以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指数为基准,年初设定100的基准值并确立±10%的波动区间,在该阈值范围内保持政策中性,以有效兼顾市场调节功能与风险防控需求。
图3: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

图4:人民币汇率走势

大行资本补充: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
多大规模的特别国债将补充到国有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这是近半年银行业关心的问题。
《报告》提到,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目前六大行资本较为充足,上述举措更多是为了提升国有大行在未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