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AI成为高频热词。深圳、余杭等地的“AI公务员”上岗也引起业界关注。
近期,深圳市福田区引入70名AI数智员工,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长从传统流程的五个工作日锐减至分钟级,公文规范性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周期较人工操作缩短90%,整体差错率被控制在5%以内。这组颠覆性数据的背后,是70个深度融入政务系统的AI智能体带来的“革命”。这些数字员工,正在重新定义“高效政务”的内涵维度。
3月4日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企业登记注册场景接入DeepSeek大模型技术,实现企业登记注册业务24小时在线“智能咨询”服务,打造“能感知、会思考、有温度”的“AI公务员”。
杭州市余杭区首个亮相的“AI公务员”叫“AI PPT”,只需导入一份工作总结报告,系统便能在30秒内提炼出大纲,并在1分钟内一键生成一份精美的PPT。余杭区林水局工作人员说,过去制作一份PPT需要一至两天,如今几分钟就能完成,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业界人士认为,当这批兼具高效执行、精准纠错与智能研判能力的AI助手进驻政务系统,其价值溢出已超越单纯的技术赋能。在实现各项政务流程加速的同时,更驱动着政务服务体系向“智能化感知、精准化供给”的方向迭代升级。政务大厅里,曾经需要多头奔波的复杂事项,如今通过智能系统的多模态交互即可完成闭环处理。
政务服务链变革
智能政务系统的架构革新正重塑公共服务效能。此次深圳福田区的政务大模型2.0采用混合专家架构(MoE),在华为昇腾智算平台完成本地化训练,通过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240个业务场景终端的精准解析,构建出“需求-训练-应用-迭代”的闭环生态。相关技术团队负责人透露,模型训练使用的政务数据集超过1200万条,涵盖过去十年间积累的公文、办事指南、政策法规等结构化数据。
与此同时,不少城市已积极部署基于DeepSeek的智能政务系统。例如,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2月18日在“政务云”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环境,将其应用于政务服务,上线了“丰小政”数智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