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
我认为,信托业的发展需要关注五个关键点:定位、主业、能力、风控和文化。
首先,对于信托业来说,如何立足受托人的定位,回归信托的本源,是极其重要的。
金融监管总局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信托业要立足受托人的定位,从融资需求驱动转向受托人要求驱动。这一转变对信托业尤为重要,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托公司的定位一直不够清晰。
我在1994年进入信托业时,信托公司被称为“金融百货公司”,原因在于其业务范围极为广泛。一家信托公司可以设有银行部、证券部、期货部(后改为期货公司)、房地产投资部以及实业投资部。由此可见,信托公司不仅涉及金融业务,还涉足其他多个领域,因此更像是“百货公司”而非单纯的“金融百货公司”。2007年,银监会的管理办法也进一步赋予了信托公司广泛的业务范围。
然而,回顾这些年的发展,信托行业常常充当影子银行、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平台的融资工具,成为规避监管的手段。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个行业依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过去信托公司经历了六次整顿,也一度被认为是在破坏金融秩序、干扰信贷政策执行等等。
信托公司在信贷业务上难以与银行竞争。不过因为信托业务范围广泛,后来衍生出来了通道业务。
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定位却不够清晰。由于业务覆盖面广,其专业能力难以在各个领域都达到精通的程度。例如,在银行业务上无法超越银行,在证券业务上也无法胜过证券公司。
因此,我个人认为,若要使信托业未来有良好的发展,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受托人定位。基于这个定位,再去确定主要业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涉足其他业务,但这些不应成为主业。
这次的意见也提到了要加强财产独立性、风险隔离的安全性,并指出了三大业务方向: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以及公益慈善信托等。
对于信托行业而言,虽然面临诸多挑战,如风险问题、业务量萎缩、盈利下滑等,这些都需要努力解决。但无论采取何种解决办法,明确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主营业务,可能是信托公司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任务。否则,即便度过了当前的困难时期,迎来了好时光,长期来看,还是会遇到问题——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信托公司将显得很脆弱,难以抵御其中的风险。
〔本文节选自作者2月22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和新金融联盟(NFA)共同主办的内部研讨会“信托业的转型发展与风险防控”上所做的主题交流〕
学术观点
论资排辈文化对公司违规行为有何影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林翠梁 徐细雄 吴林春
“论资排辈、隐性规范与公司违规行为: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的研究”
《外国经济与管理》2025年第2期
论资排辈文化蕴含的身份隔离和等级差序等隐性规范可能阻碍信息流动、弱化公司内部监督,进而滋生公司违规行为。研究发现,论资排辈文化显著增加了公司违规概率及违规次数。论资排辈文化主要通过削弱公司内部监督和降低信息质量两条路径提高了公司违规行为。此外,在国有产权、高权力集中度、绩效压力较大及男性董事长的企业中,论资排辈文化对公司违规行为的负面效果更明显。本研究从隐性规范视角深化了对公司违规行为赖以依存的文化土壤及其力量逻辑的理解,丰富了公司违规主题研究文献。它也对破除组织内身份壁垒、激发员工个体活力,以更好发挥员工群体的主体性治理价值具有一定实践启示。
关注度
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3月3日-14日)
1 汇金万亿投资图谱
2 外贸聚新能
3 谁为超两亿灵活就业者社保买单?
4 南极人:不再“万物皆可”
5 AI有幻觉,它还不适合做医生
6 《哪吒2》的维权暗战
7 汇金系券商新格局
8 2025年中国外贸的前景
9 顺势而上 贵州茅台国际化
10 中央一号文释放哪些信号?
资料来源:《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