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
设置游戏区域,促进合作意愿
多样化的游戏区域能激发孩子们合作的内在动机。不同区域独特的游戏形式和材料会吸引孩子们产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当有共同爱好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时,他们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而主动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比如,在绘画创作区,喜欢绘画的孩子可以合作创作连环画;在积木搭建区,喜欢动手的孩子可以相互讨论,一同搭建城堡等作品。
合作性游戏区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商议解决方案,分工协作完成任务。例如,在角色扮演区,扮演不同角色的孩子们需要相互理解和协调各自的角色设定,通过默契配合演绎剧情。
合作性游戏区域能促进孩子们的情感交流和社会技能发展。在合作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体会到相互支持、鼓励的重要性,学会宽容、理解和照顾他人。比如,在游戏的困难关头,孩子们会相互鼓励、指导,共同渡过难关,增进彼此的友谊。
制定游戏规则,培养合作精神
制定游戏规则是孩子们相互协商、达成共识的过程,需要他们运用沟通、表达、倾听等能力。例如,在角色扮演区,孩子们需要就剧情发展、角色分工等问题进行讨论,理解对方观点,共同制定出一套大家认可的规则。合理的游戏规则有利于游戏的有序进行,能够为孩子们的合作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环境。比如,在积木搭建区,孩子们可以规定每次搭建都要经过集体讨论、共同动手等环节,最后合作收拾材料;在绘画创作区,孩子们可以约定绘画工具的共享方式。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