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像踩到了刺猬一样疼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跟痛症
跟痛症是指足跟部位发生疼痛的临床现象,是导致足跟疼痛的一系列疾病的简单概括。足跟承载着人体大部分的重量,足跟后上方通过跟腱与小腿后侧肌群连接,前下方通过足底筋膜与足趾连接。跟骨下方区域是脂肪组织,称为脂肪垫。所有构成足跟及与足跟连接的组织出现病变都可能引起足跟疼痛。严格来说,跟痛症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
引起跟痛症的常见因素有哪些
40岁以上人群、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走路的人(如教师、售货员、运动员)及肥胖者是患跟痛症的高风险群体。引起跟痛症的常见因素包括跖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脂肪垫萎缩、跟骨内高压等。
跖筋膜炎
医学上把构成足的骨头组成的“弓”状结构称为足弓。跖筋膜这条从足跟延伸到足趾的厚韧带可以看作是“弓弦”,负责支撑足弓。当人们在工作、运动时,跖筋膜这一“弓弦”如果受到过度拉伸或损伤,就会引发跖筋膜炎,出现足跟、足底的疼痛。
跟骨骨刺
足底筋膜长期牵拉跟骨骨质会引起骨质增生,拍摄X线片能看到跟骨下方形成尖刺状的骨赘。骨刺本身不一定会引起疼痛,但如果它对周围的软组织产生刺激就会引发疼痛。尤其是当足跟被石子、砖头等硬物垫着时,疼痛最为剧烈。
跟腱炎
局部损伤是跟腱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打球、奔跑等运动过程中,跟腱承受反复且过度的牵张力,这种牵张力导致跟腱局部损伤,进而形成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足跟后方的疼痛。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