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阴影:留守儿童抑郁的现状与出路
作者 方迪
发表于 2025年3月

留守儿童问题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们心头。留守儿童常常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虽然祖父母等监护人会给予他们物质上的照顾,但在心理支持方面却相对不足,所以抑郁症在留守儿童中并不少见。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意识到了留守带来的负面影响,试图将孩子带在身边。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孩子往往不得不再次返回农村,成为所谓的“回流儿童”,这种反复的留守经历会让他们面临更高的抑郁风险。留守儿童的抑郁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关注和思考。

留守儿童抑郁产生的原因

缺乏父母陪伴

长期与父母分离让留守儿童在情感上感到孤独和被忽视,他们往往难以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久而久之对温暖亲情的渴望就变成了抑郁情绪,在他们心里蒙上一层灰。

情绪表达渠道受阻

留守儿童在成长期间缺少向父母交流沟通的渠道,很少有机会向父母分享与自己相关的信息、秘密、想法等,所以宣泄情绪和压力的渠道受到了阻碍,如同给心灵上了锁,这大大增加了他们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自我认同陷入迷茫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从别人对他们的态度中逐渐认清了自己。留守儿童与父母缺少相处机会,缺少一面了解自己的镜子,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份认同感,还可能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之中,最终走向抑郁的深渊。

监护人消极的教养方式

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人往往是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他们虽然能提供基本的物质照顾,但往往难以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