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盛宴:探索艺术色彩的心理魔力
作者 鲜紫梅
发表于 2025年3月

色彩的科学基础

色彩这个看似简单的视觉元素,实则蕴藏着丰富的科学原理和深远的心理效应。当我们谈论色彩的科学基础时,首先得理解色光原理和色彩理论,它们如同色彩世界的地图,引导我们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

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我们看到的色彩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色彩其实是由不同波长的光合成的。当白光通过棱镜时,由于光的折射率与波长有关,短波长的蓝光和紫光向棱镜的下端折射,长波长的红光和橙光则向棱镜的上端折射,其余的光则分布在它们之间,形成了一道美丽的色带,这便是色散现象,也是色光原理的基础。

色彩理论则为我们解释了如何将这些基本的色光混合,创造出新的色彩。最基础的色彩理论包括色轮和色彩混合。色轮将基本色、二次色和三次色有序排列,展示了色彩之间的关系。在色彩混合中,主要分为加色混合和减色混合两种。加色混合,如电视和电脑屏幕所采用的RGB模式,是将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所有的颜色。减色混合,如绘画和印刷所采用的CMYK模式,是通过混合青、洋红、黄三种颜色的颜料,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从而产生其他颜色。

情绪与色彩的关联

色彩这个看似普通的视觉元素,实际上与我们的情绪紧密相连。它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受,从而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和行为。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