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大的人真的“麻不倒”吗
作者 杨悦
发表于 2025年3月

酒量大的患者在围术期有哪些影响

在医学中,乙醛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存在于肝脏中,是决定酒量大小的关键因素。当肝脏里的这两种酶含量匹配时,酒精很快就被分解,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天生酒量大。酒量大的本质其实是其抵抗酒精的麻醉能力比较强。

长期饮酒、酒量较好或者习惯性饮酒的人,乙醇及其代谢产物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脑内的阿片受体,使人产生对痛觉反应迟钝、嗜睡等效应,从而对其身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酒量大的人,其肝脏在体内的代谢环境被酒精破坏,使得肝药酶增多,从而导致肝脏功能的减退,同时可能会继发心脏疾病(心律不齐、心脏传导功能障碍、心衰)、神经病变、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水、电解质离子紊乱等。而肝药酶的增多则是导致麻醉药物代谢加速(即抗药性体质)的主要原因。

长期大量饮酒者,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者,可能引发其肝、脑、肾等重要脏器线粒体受损,使得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生成较少的三磷酸腺苷,继而影响了各重要器官的功能,导致其围术期出血、感染、肝脏病变、心肺系统并发症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同时也会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最终导致麻醉耐受能力下降、影响麻醉效能。

长期饮酒或习惯性饮酒者,麻醉后易出现POCD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四种。一是长期饮酒导致的大脑萎缩,以及神经细胞长期在酒精的作用下产生的脱水性坏死,使得酒精对神经突触功能产生抑制作用。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