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刻出好砚
发表于 2025年3月

第一步:选料

砚石有极、特、好、中、差五个等级之分,极品砚石百年不遇,特级砚石千里挑一,制砚师需要懂得如何选料。

首先是观外表。制砚师选料注重材质、厚度、形状、颜色等。材质决定品质,厚度决定雕刻的程度,石材够厚才能设计多层次的透雕或浮雕图案。形状整体以高奇、突兀为妙,颜色主要以黄色、红色、锈色为主,颜色越鲜艳、越匀称,最终呈现的效果越理想。

其次是察内涵。制砚师看重花纹、石眼、石胆、石晕等,而这些往往是隐藏在石材内里的,不是一眼能看穿的,需要经验的积累。

再次是以水浸石。制砚师将砚石浸入水中,洗净表面的泥土污垢,待砚石吃透水后再捞出仔细察看。这时主要察看砚石的细腻程度,以触感细腻温润为佳,以成色和纹路清晰规则为上乘。此外,还要观察砚石中是否有含沙层和瑕疵,是否有破损或裂缝。

最后是叩石听音。砚石声音清越响亮,犹如细腻瓷器发出的声音,表明石质纯净润朗;如果发出的声音低沉松散,如同敲击破瓦所发之声,则表明石质粗糙,甚至有裂缝。

第二步:设计

砚台设计是指对砚台进行全面、具体的设想和构思。构思也叫运思和创意,是制砚师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是将平素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知识的积累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的过程,每一方砚台都是制砚师融汇想象、情感等诸多因素而形成审美意象的结果。构思的要求是“新”和“奇”。“新”即构出新意,人所未见,给人一种清水芙蓉、鹤立鸡群之感;“奇”即思出巧意,人所未思,不落俗套,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

制砚师每拿到一块砚石,都要根据其大小、厚薄、形状等进行思考,斟酌该砚石适合表现哪类题材、适合采用哪种雕刻方式,然后再通过巧妙设计确定砚堂、砚池的位置。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