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砚文化源远流长
发表于 2025年3月

易砚因产于河北易县而得名,据考证已有近2 000年的历史。古往今来,易砚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天赋的优等石料、独特的艺术风格名扬天下,为弘扬、发展中国砚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文房四宝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说起易砚的历史,人们过去总认为它发端于唐代。据《弘治易州志》记载,早在我国唐代,易州奚超父子在继承制墨师祖敏松烟制墨技术的同时,在易水终南山津水峪发现了制砚的上乘石料紫翠石和玉黛石,从而制作出易砚。

然而,随着考古领域的不断发现,易砚的起源又被向前推近了几百年。2006年上半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易县段文物保护考古发掘中,被黄土尘封了近2 000年的13号东汉墓出土了一组石黛板,这被专家认定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石质易砚,也是中国目前出土的古老砚种之一,为研究易砚历史及演进过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