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恰逢“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代表呼吁为全职妈妈设立“妈妈岗”话题登上热搜。“妈妈岗”,顾名思义,是专为那些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且家中尚有12周岁以下孩子需要照顾的妈妈们量身定制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不仅在用工模式上展现出极大的弹性,还在管理方式上体现了充分的柔性关怀,从而确保女性能够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顺利重返职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角色的双重平衡。
其实,“妈妈岗”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广东省中山市是最早推行“妈妈岗”政策的地区。中山市在2022年7月率先出台全国首个专门针对“妈妈岗”的政策文件——《关于大力推行“妈妈岗”就业新模式的若干措施》,旨在通过弹性工作制、税收优惠、就业服务等方式,帮助育儿女性灵活就业,平衡家庭与工作。此后,广东省内的广州、佛山等地以及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陆续推出类似政策,“妈妈岗”在多地“开花”。
随着“妈妈岗”在全国各地的探索实践,与之相关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如岗位设置集中在家政、保洁、客服、零售导购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高学历、有专业技能的妈妈们很难找到适配岗位。而且,目前“妈妈岗”主要是非全日制用工方式,劳动权益保障不够理想。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齐心律师事务所主任齐秀敏呼吁,“妈妈岗”未来应朝着更加规范化、多元化和包容化的方向发展。在拓宽适用人群方面,既然已经有地方扩大到包括男性,可以进一步推广,让所有承担育儿责任、有就业需求的人都能受益,这样能更全面地解决育儿家庭的就业问题,体现社会公平。
一直以来,育儿妈妈们在就业与家庭之间“夹缝求生”,她们渴望回归职场,却因育儿束缚无法全职工作。推行“妈妈岗”,体现了社会对婚育女性困境的理解与关怀。从长远来看,要让“妈妈岗”落地生根,需进一步细化岗位设置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机制等,确保“妈妈岗”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妈妈岗”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全社会对母亲这一个体身份的尊重与关怀,对千家万户的守护与关爱。从国家、社会到企业,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她”发声,点亮女性的职场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