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的游戏江湖
作者 邓苗苗
发表于 2025年3月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内有许多数字文化IP雕塑,图为完美天智游出品的《梦幻新诛仙》角色雕塑。(邓苗苗/摄)

成都数字文创产品“百亿俱乐部”再添一员!

这次,外界的视线聚焦到了游戏产业——易观咨询数据显示,成都本土游戏厂商星邦互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游戏《九州仙剑传》自2019年底上市以来,六年累计总流水已突破百亿元。不久后,星邦互娱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消息也传出,这是近年来少见的游戏行业IPO(首次公开募股)案例。

如今,游戏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期,“上桌”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被普遍关注的杭州、广州等数字城市外,地处西南的成都正以“游戏第四城”“千游之城”等称誉,站在聚光灯下。

“千游之城”的崛起

1941年,朱自清在组题文章《外东消夏录》中的《成都诗》中写道,“据说成都是中国第四大城”,成都自此有了“第四城”之名。数十年来,这个词汇已成为一种文化概念,不断被赋予更多内涵。当谈到中国游戏产业发展时提到成都,许多人便会脱口而出“游戏第四城”。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周红亚长期从事动画、游戏、数字媒体等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创作工作,在他看来,成都游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页游—端游—手游”三级跳?,进入手游的阶段后更是成绩斐然,无论是企业数量、营收规模还是研发占比等方面提升都十分显著,成为推动四川IT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成都的游戏企业众多,既有如腾讯天美工作室、育碧(成都)、西山居(成都)、完美世界(成都)、爱奇艺游戏等大厂的分公司,又有Tap4Fun、龙渊网络、星邦互娱、乐狗科技等本土优秀研发企业。“虽然目前没有最新的数据披露,但从近些年的一些数据中仍然可以窥见成都游戏产业的实力。比如,2022年成都游戏产业及相关行业收入就已达600亿元,占全国游戏产业收入1/8。”周红亚告诉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此外,一份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游戏相关企业超过7000家,游戏研发企业占71.39%,游戏研发占比全国第一,游戏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位,“第四城”可谓名副其实。

生活、氛围、潜力,这是成都完美天智游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杨梁思佳对成都发展游戏产业优势的总结。“成都的生活成本比北上广杭等城市低不少,但生活质量却一点都不打折。可以想象一下,上午吃碗龙抄手、钟水饺去上班,下午和团队头脑风暴累了喝杯盖碗茶,晚上下班后还能约朋友涮个火锅——这种生活节奏,在一线城市应该很难实现。”至于氛围,杨梁思佳认为,成都的游戏圈虽然不如北上广杭那么大,但相对团结。“我们公司就经常和本地其他团队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互相学习。而且成都的漫展和文化聚集地也非常多,比如Comiday(成都同人祭)、世界线动漫展、AG、天府红等,这些都为游戏人提供了很好的创作土壤。”在杨梁思佳看来,成都的游戏产业虽然起步比一线城市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拥有无限潜力。

成都灵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财务官郭心怡是成都人,在英国留学后放弃国外高薪工作,毅然回到成都创业。“成都太好了!年轻人该工作、该打拼,但辛苦之后,也要好好休息。”郭心怡称,她回到成都创业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成都的环境能在忙碌工作中提供舒适的喘息之机,“大可不必背井离乡”。

城市特色带给一家游戏公司的可能只是初印象和直观体验,但想要人才、企业留下并发展得更好,则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成都近年出台的政策对我们游戏企业帮助很大。比如高新区的《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在游戏版号申请、出海发行等方面提供了资金补贴,这对游戏公司来说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是一种信心的支持。

本文刊登于《廉政瞭望》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