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运动就可大鱼大肉?开心可能变“伤”心哦
作者 景明
发表于 2025年3月

从身边随处可见的“管住嘴,迈开腿” 的“70 后”“80 后”们,再到社交平台上 肌肉线条分明的小哥哥、小姐姐们,以及动 画电影《哪吒》中无量仙翁的配音演员王德 顺为代表的大爷、大妈们,运动风尚堪称全 人群覆盖,饮食、运动与健康、健美等话题 也常在亲友间热烈讨论,近日,《自然通讯》 杂志发表的一项针对小鼠的研究成果更是引 发了大众关注。该研究显示,在高脂肪、高 热量饮食的背景下,中强度或高强度运动虽 然可以减少全身脂肪沉积,却可能加重心脏 损伤。有人据此认为那些高脂肪、高热量的 美食是健康生活、健美身材的元凶,这些食 物不吃最好,吃了的话就得用运动消除“罪 恶感”,把多余的这些能量用运动代谢掉。 有人认为,这项实验中的小鼠毕竟与人类不 同,再说真实生活里没人一天三顿天天煎炒烹炸,无肉不欢,然后天天与贾玲一样“热辣 滚烫”,听过就算了。

事实到底如何?我们何以屡被美食诱惑?

又该如何在享受美食与运动的同时,更好地平 衡身心呢?

诱惑来自主客观

一方面,“吃”是我们的原始本能,尤其能 够快速补充能量的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更是 让人欲罢不能。不过,这无关意志力,而是与 大脑的奖励机制、激素调节以及食物的感官特 性密切相关。高脂肪、高热量食物通常具有丰 富的口感和浓郁的香味,特别是糖和脂肪的组 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糖油混合物”更 令人难以抵抗。因为糖油混合物具有极强的“奖 赏效应”,一口下去,嗅觉和味觉双重发力,就像按下了大脑的“快乐按钮”,形成了类似“成 瘾”的机制——越吃越渴望、越吃越停不下来, 最终导致热量超标、脂肪堆积。

另一方面,广告宣传和社会文化也强化了 人们对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偏好。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