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学作品插上影视改编的翅膀
作者 张宇晰 宋红岩
发表于 2025年3月

近年来,随着文学与影视、网络媒介的相互介入,文学经典的跨媒介传播与破圈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现象,在不断催生新的文艺形态的同时,也促使文学经典作品走向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在这一过程中,研究态度、文化立场和媒介意识等观念,深刻影响着文学经典改编和再创作的实践过程,是新媒介格局下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吉林大学文学院刘叶琳所著的《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的观念演变研究》一书,从媒介文化视角分析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观念的演变,全面总结了自20世纪初至今我国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可为新时期文学经典的跨媒介传播提供重要借鉴。

本书内容共七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涉及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的概念范畴、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的历史分期以及各阶段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观念的演变等内容。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书以文学改编为依据论述文学经典的跨媒介传播观念,不仅突出了经典态度、文化立场和媒介意识在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中的重要地位,还结合不同时代主题和历史背景对我国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观念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进行梳理,从媒介文化视角出发厘清了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观念的生成逻辑,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整体来看,本书内容翔实、体例严谨,其特色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分期。文学经典的跨媒介传播是电影产生以来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影视史上熠熠生辉的经典作品也大多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是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的重要产物。我国文学经典的跨媒介传播始于20世纪初,与电影在我国的诞生和发展相同步,至今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面对不同时代主题和历史背景,影视改编创作者们积极寻求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的新方法、新路径,形成了一系列独具时代特色的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观念,是指导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深度融合的重要理论资源。本书主要以我国大陆电影、电视剧改编创作的经典案例为研究对象,对20世纪初至今我国文学经典的跨媒介传播活动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首先,20世纪初到40年代是我国电影诞生和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早期实践的重要阶段,在与戏剧艺术和语言艺术的跨媒介辨析中电影艺术的独立性逐步显现,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的观念初步形成。其次,20世纪50—70年代,文学的跨媒介传播被赋予更多宣教性功能,受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需要的影响,革命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的主要表现对象。再次,20世纪80—90年代,是文学经典电视剧改编快速发展的阶段,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的文化启蒙作用日益凸显,大众普及成为影视改编的主要目的。最后,21世纪初至今,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和新媒介格局的形成,影视改编呈现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为文学经典跨媒介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