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治足癣有妙方
作者 王少博
发表于 2025年3月

足癣是足部真菌感染引起的浅表真菌性皮肤病,常发生在足底、趾间,患者长期受足痒、脱屑、糜烂、渗液、足部异味等症状困扰。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因足部疼痛难忍,无法正常行走。该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足部美观,而且由于具有传染性,很可能传染给与患者生活在一起的家人。中医认为足癣属于“脚湿气”“臭田螺”等疾病范畴,采用中药外用或内服药物治疗,可以帮患者尽快脱离足癣的困扰。

足癣的中医治则

中医认为,足癣是由于生活起居不慎或久居湿热地区,导致趾缝潮湿,再加上外感风热湿邪、虫毒外侵等原因,外邪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医宗金鉴》记载:“(癣症)总由风热湿邪,侵袭皮肤,郁久风盛,则化为虫,是以瘙痒之无休也。”此外,湿邪困脾、脾失健运,脾虚湿蕴下注足部,影响足部经络气血的运行,也可能导致足癣。

因此,中医治疗足癣,要求患者必须改变生活起居习惯,比如穿着透气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清洁。同时,外用具有杀虫止痒、清热燥湿、散热解表等作用的药物,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中医外治法

1.中药熏洗

患者可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相应方剂对患足进行熏洗,常用方剂如下:

(1)三妙散

取夏枯草15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锅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放入药材,以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5分钟,滤出药液,倒入盆中。药液温度高时,可先利用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降至40℃左右时,将患足放入盆中浸泡20~30分钟,每日一剂。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能有效减轻足癣患者的水疱、脱屑、瘙痒等症状。

(2)萆薢渗湿汤

取萆薢(一种药材,为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30克,薏米30克,滑石30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赤苓15克,黄柏12克,通草6克。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