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对饭”能减轻帕金森病症状
作者 房进平
发表于 2025年3月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临床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和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同时伴有非运动症状,如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该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的病理过程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相关。帕金森病患者及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针对性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特定的膳食营养素,不仅能够满足日常营养需求,还有助于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延缓病情发展。

帕金森病患者的

饮食原则

1.饮食营养均衡,热量充足

帕金森病患者多有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变得消瘦。因此,患者的饮食必须含有足够的热量,才能让患者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2.少食多餐

为减少消化负担,患者可以少食多餐,一天进食5~6次。

3.食物性状好入口

多数患者存在吞咽困难、肢体颤动、行动迟缓等症状,无法正常使用餐具,无法咽下整块、质地较坚硬的食物。因此,家属为患者准备饮食,应将食物切碎、煮烂,制成糊状或液体,并为患者准备特制的餐具。受病情、药物和自身心理等因素影响,患者的食欲有所减退。部分丧失吞咽功能的患者,要接受肠内营养支持。

4.食物应色香味俱全

对于可以自主进食的患者,家属要在符合营养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患者喜欢吃的食材,用心烹饪,保证饮食色香味俱全,提高患者食欲。

帕金森患者的饮食

“红绿灯”

1.“绿灯”饮食

(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对于维持肌肉质量、神经功能至关重要,帕金森病患者必须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健康》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