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的中医治疗
颈动脉斑块又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指在各种危险因素刺激下造成颈动脉血管内膜受损,引起脂质沉积,纤维斑块形成,使颈动脉血管局部增厚、变硬。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报告中发现自己得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斑块破裂可能会诱发血栓形成,脂质物质脱落到血管远端,出现血管部分狭窄或完全堵塞,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颈动脉斑块西医治疗方法分为两大类: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经皮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等介入性手术,这些方法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改善血流状况,但伴随的风险也相对较高。药物治疗以调脂与抗血小板药物为主,现已广泛应用,但其作用相对单一,且长期使用可能存在一定副作用。相关研究表明中医药对本病具有多靶点、多方位、疗效好、副作用少等特点,值得推广。
中医治疗颈动脉斑块的基本原则
祛痰化瘀中医认为颈动脉斑块主要以痰湿、血瘀为主。多与饮食喜食肥甘厚味,嗜好烟酒相关;或因年老气衰,素体脾虚,气滞血瘀,痰瘀互阻,导致本病发生。因此,治疗本病首先需要祛除体内的痰浊和血瘀,同时化解气机瘀滞,恢复气血畅通。
益气活血颈动脉斑块是一种以中老年人为主的慢性疾病,多发生在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具体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肝肾亏虚、气血阴阳不足,气虚则血瘀,阻滞脉络气血的运行。治则为培补五脏之气为主,佐以行气化痰活血,防止痰瘀内生。
解毒祛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及斑块破裂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密切;而炎症反应与我国传统医学对“毒邪”的认识极其吻合。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