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预料的猝死
作者 徐同利
发表于 2025年3月

2024年7月14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宁某某在医院的实验室内突发心搏骤停,虽然在场的同学积极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了120,但该研究生仍不幸去世。海南一女孩小林体育课期间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突然晕倒在跑道上,周围师生及校医紧急实行心肺复苏;随后120急救中心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救治,并迅速将小林送到医院,但抢救无效导致死亡。以上这两个实例是典型的猝死。

猝死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猝死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从猝死的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来看,比癌症还要可怕,因此被认为是最可怕的疾病,号称“病魔之王”。

猝死的流行病学特征猝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包括婴儿、儿童少年、青壮年和老年人。我国每年约有180万人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猝死。猝死发病率之高令人震惊。我国另有文献报道,87.7%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这意味着发病后患者无法及时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急救,同时大众的心肺复苏技能十分匮乏。这是猝死发病率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猝死的病因猝死的发生一般与患者的基础疾病、病史和家族史有关。引起猝死的病因很多,根据不同病因可以对猝死进行相应的分类。临床上将猝死分为心脏性猝死和非心脏性猝死。其中心脏性猝死最多见。一项长达26年的大规模研究显示,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脏性猝死占75%,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美国心脏病学会指出:约25%的冠心病患者以心脏性猝死为首发临床表现。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