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情绪的风暴:躁狂症的护理策略
躁狂症是心境障碍的一种,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对患者心理及社交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躁狂症护理工作有助于维持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由于躁狂症患者在发病期间表现出极端的情绪波动,因此护理人员需具备高度的专业技能,以确保在护理过程中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提供安全和安静的环境
安全的环境需要消除所有潜在的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的风险因素,调整房间物理布局,确保没有容易导致伤害的物品(如尖锐物体或易碎物品),加固门窗锁具,防止患者在情绪波动时出现逃跑行为。环境照明应调整为柔和色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红色或橙色,采用蓝色或绿色的温和色调,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尽量减少嘈杂声,在护理区域播放轻柔的音乐,安装隔音材料,以营造静谧的治疗氛围。护理人员应为每位患者提供足够的个人空间,避免过度拥挤,确保患者维持稳定情绪,并定期检查环境的安全性,确保所有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根据患者实际表现适时调整。在患者个人空间内提供舒适的床铺,打造适宜的光线,使患者感到安全,积极参与治疗。
情志调护
情志调护是利用心理和情绪支持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波动,稳定患者的情绪。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识别其情绪状态,并基于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计划。认知行为疗法旨在帮助患者识别导致情绪波动的不健康思维模式;情绪管理训练则指导患者如何有效控制情绪反应,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法来减轻情绪压力。同时,教育家属在家庭环境中提供情感支持,识别患者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以稳定患者情绪。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