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别再寄希望于生孩子后自愈
作者 赵婷 郦佳烨
发表于 2025年3月

痛经指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和失眠等症状。有些女性可能只是轻微不适,有些则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痛经是女性群体中常见的健康问题,70%~80%的女性在一生中某个时期经历过痛经。很多女性对痛经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关于痛经的误区仍然存在。其中“痛经没关系,生完孩子自然就好了”这一说法尤为流传广泛,误导许多女性忽视对痛经的及时诊断和治疗。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为什么会痛经

痛经的“罪魁祸首”是前列腺素,这是由子宫内膜分泌的一种引发平滑肌收缩的化学物质。正常女性经期会产生一定量的前列腺素,但如果产生过多会导致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和血管平滑肌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引发痛经。按照有无生殖器官病变,可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痛经指没有发现盆腔器官病变的痛经,多发生于青春期少女,通常与经期子宫内膜产生过多前列腺素有关。此外,子宫位置异常,如过度前倾或后倾导致经血排出不畅;不良生活习惯,如食用生冷寒凉食物或久坐不动导致气血循环不畅,都有可能诱发痛经。

继发性痛经由盆腔器官病变引起。①子宫腺肌病,指子宫内膜生长侵入肌层内。如果把子宫比喻成一间房子,肌层就如房子的墙壁。正常情况下内膜位于房子内部墙壁表面,而子宫腺肌病是内膜长到墙壁里面。这些位于墙壁里的内膜也会分泌前列腺素,导致痛经,其水平与痛经严重程度呈正比。②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指内膜生长在子宫以外部位,如卵巢和腹膜等。位于子宫外的内膜同样分泌前列腺素,但其水平和痛经严重程度不呈正比。

痛经对女性有什么危害

痛经本身及其背后的疾病可能对女性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造成长远的不良影响。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