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痛风的困扰
作者 夏志宏
发表于 2025年3月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指标增高引起的疾病。痛风发作时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发热和疼痛。疼痛程度非常剧烈。常发作于足大跨趾、踝关节。痛风的危害比较多,患者感受最深的可能是关节疼痛,简直就是生不如死,恨不得把脚剁下来的感觉都有。其实关节疼痛只是痛风危害的一部分,最大的危害还是肾脏的损伤。只要是痛风患者,早期的肾脏损伤已经高达60%以上。门诊上很多患者检查肾功能,发现已经是I期、Ⅱ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了。所以痛风不仅仅损害关节,还损伤肾脏。另外,因为痛风患者同时存在着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还会影响血压、心脏。目前已经发现高尿酸血症与心脏的扩大、房颤、心律失常、高血压有明确关联。所以,对痛风要积极治疗,不仅要解除疼痛,还要让尿酸长期达标,减少对其他重要脏器的损伤。

2013年欧洲年会专家共识认为,痛风虽然难治,却是可以治愈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能在临床上碰到那么多痛风患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呢?

医生方面①患者体检出高尿酸,部分医师认为患者只要没有症状,只指导患者忌口,未给予降血尿酸治疗。②未认识到高尿酸血症可能对患者产生进一步的危害。

患者方面由于缺乏痛风相关专业知识,常常表现为以下几点。只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出现疼痛不适症状才找医生治疗。平时未做体检,未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由于痛风急性发作时疼痛较剧,治疗时为了缓解疼痛而长期滥用止痛药,甚至打静脉滴注,使用激素类药物。过于担心药物副作用,不能坚持用药,未能使血尿酸达标,降到合理范围。饮食控制过度,导致饥饿甚至营养缺乏。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