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二三事
作者 陈宝国
发表于 2025年3月

宝昌导演留有遗愿,丧事一切从简。原本想在告别仪式上跟他说两句话:“您提携了我,我得争气。”“宝昌导演一路走好。”

没这个机会。这就到了今天。

我不太会用手机。我有微信但是没有朋友圈。为了纪念宝昌导演我学会了,发了我平生的第一条朋友圈:一张我们两个人的合影,还有我的几句心里话。一年就发了这一条。2024 年,我又发了一条,还是那张照片,一句话:怀念宝昌导演。

我跟郭导有小三十年的交情。大概是在1995 年或是1996 年吧?因《大宅门》相识,因《大宅门》结缘,因《大宅门》共事。开机,停机,又开机……这回是真停了机了。

我和他经历了一些事,同时也见证了一部经典的横空出世。有很多心里话想说。就分享一下我跟他这段友谊当中的两三段往事吧。

第一段,一根烟袋。

新千年初始,央视决定投拍《大宅门》。在无锡影视城,几进的白家大院开始搭建。北京这边马不停蹄,加紧筹备。有一天,宝昌导演给我来个信儿,说咱们去趟商店,买点东西,淘换个物件儿,戏里用得上。我说,得嘞!

我们俩就奔了十里河的古玩市场。到了那儿,一家一家地进了门儿就问,您这儿有烟袋锅子没有?就开始一件件地看,还真有好材料做的。那烟嘴我记得有翡翠的,也有玉的,还有象牙的。他一边看一边嘀咕,说,嘶——这不是七老爷的那烟袋。

他没相中。结果在一家店里,他回头一看角落里,呦!他问那掌柜的,这一堆是什么东西啊?掌柜的说,拐棍儿,烟袋呗。赶紧就拿过来擦去尘土,摆在了柜台之上。他定眼一看,一眼就瞅准了一根儿,拿过来爱不释手啊。他说,这就是七爷的那根烟袋!

这根烟袋话说得有一米来长,很大一铜锅儿,杆儿我记得是疙瘩木的。他说,掌柜的,给我包好喽,我结账走人。掌柜的一打愣,说,先生,这东西呀是真的。他说我知道,是真的,包了浆了都。掌柜的说,您也不询个价儿,讨个价儿?“此物在我眼中乃无价之宝,您包上,我付费。”他说。

这根烟袋一米来长。拿回去以后,我装上了烟,烟嘴叼在嘴里头,我自己俩手点不着那火儿。我说,宝爷这怎么办呀?他答,七老爷,大户人家,还用得着自个儿点烟啊?

这根烟袋我们从第一季开始拍,等我们拍到第二季的时候就没那么长了,至少少了得有一尺。

本文刊登于《海外文摘·文学版》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