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林黛玉
作者 叶弥
发表于 2025年3月

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这零一块石头自然是多出来没派用场,丢弃在无稽崖青埂峰下。虽说是一块弃石,可它被女娲锻炼过后,灵性已通,自带功力。除了不能变成人形,也是可大可小,来去自由。它天生就具备人的情感,常常为自己被女娲抛弃而伤感。它不是神,不是仙,不是妖,不是鬼,不是人,不是畜,它根本无法踏进母亲居住的宫殿。

它也曾悲愤交集,跑到女娲补天的地方,昂头问天,母亲为什么要抛弃它?偌大的天上多一块石头不行吗?何况它是可以变小的,小到一只扇坠那样。

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都听到了它的声音,却噤口不语。它们没有名字,都叫石头。别人称呼它们为“石头们”。光这一项,就让它们自卑得无地自容,所以保持沉默是它们一贯的处世方式。

青埂峰地处天界和人界之间,白天降在地面,晚上升至半空吸取天地灵气,助力各种东西每天修炼。这些东西包括人的灵魂、猿、虎、鹿、鹏、蝴蝶、蚯蚓、树、草,还有奇奇怪怪的鞋拔子、镇纸、衣服、珍珠、胭脂盒……最怪的是当年元始天尊在山下坐了一坐,放了一个屁,这个屁也每天孜孜不倦地修炼。

修炼不为别的,只为有一天修炼成人形。幸运的话,或成神仙,有自己的名字。每当它陷于伤心时刻,它就把自己变成扇坠那么小,缩在地上。有一天,正当它又缩成一小块时,远处走来一位道人和一位和尚,他们来到青埂峰下,席地而谈。那和尚叫茫茫大士,他一眼便看见了小扇坠,见它晶莹可爱,就拿起托在手掌心,仔细端详一番说,灵石啊灵石,我知道了,你是女娲娘娘补天时抛弃的那块石头。为了让你不再成天伤心感叹,我打算给你镌刻上“莫失莫忘,仙寿永恒”这八个字,抬一抬你的身价,再带你去那隆盛之邦、诗礼之族、花柳之地、温柔之乡走几遭。

石头一听“抬身价,走几遭”这几个字,知道要带它去凡间投胎成人,心中高兴。它也不问到底要走几遭,就从和尚的手心里跳下地,说,天哪,好运来了。敢问道兄和僧兄,你们为什么对我这么好?给我投个皇帝的胎吧,将侯的也行,这样我娘也会高看我一眼。

和尚和道士互相递个眼色,他俩心意相通。他们刚从天庭下来,领了天帝之命。天庭对人类评估出一个结论,下界的凡人已迷失于七情六欲之中,需要用史警示他们。和尚、道士正要找一样东西篆刻上警世内容,这块石头的身份符合他们的选用标准,有点来历,来历又不太大。有点思想,思想却不复杂。有妈,但妈又不认它。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会说话,有情感,像人,又不是人……正所谓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和尚说道,帝王将相的胎,你是不能投的。你不过是一块石头,还是被女娲娘娘扔掉不用的,级别不够。照我看,不如去那次一等的富贵人家,一样锦衣玉食。

石头答应道,泼天的富贵,也好的。

道人叫渺渺真人。他说,你这块糙石,倒也会算计。泼天富贵……自然也是有的,但最后总归是落了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你不要害怕,我们是为了你好。你担负起警世的使命,日后自然是对人对己都大大有益。

石头说,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我不要那么干净。我在青埂峰下见多了男男女女,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干净。男人是泥做的骨肉,龌龊。可是干净的水大抵没有泥的命好。

渺渺真人说,你有使命在身,不是别人能比的命。我们这就带你投胎去。投胎的手续也很烦的,搞得不好要等上许多年,而且你要来回十二遭才能功德圆满。

石头叹口气说,看来我命不由我,你随便说说就把我的命安排好了。那么我历经轮回之苦,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能变成仙,还是成为佛?我跟着你们天上人间东跑西颠十二回,到底有没有好处?

茫茫大士合手说,乖乖隆地咚,善哉!你是一块有慧根的石头。我二人相中你担当大任,岂可张嘴闭嘴索要好处?你此次下凡,必将流传后世。

石头说,我不要流传后世。投胎十二次过后,我只要有一个自己的名字。

茫茫大士说,你下凡十二世,每一世都有好听的名字。

石头说,那不是我的名字。我要我自己的名字。

茫茫大士苦着脸说,一块石头申请自己的名字很难的,一层一层,涉及的神仙很多……比投胎还难。大抵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申请不到的。

石头喊起来,来人啊,和尚道士要拐我。

渺渺真人说,石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们已经相中你,你不干也得干。石兄……

石头听到渺渺真人再三尊称它为石兄,知道多问无用,它不再反抗,它跳进和尚的宽袖里,跟着他们离开了青埂峰。

渺渺真人不放心,拍拍和尚的袖子说,石兄,不要忘了你今天对我们的诺言。

石头在袖子里回答,我既答应了你们,就绝无反悔。

他第一世投到了石匠之家,第二世降生于玉雕铺子,第三世来到庄园宅邸……随着尘缘生活的逐步优渥,他越来越丰神俊逸,俨然人中龙凤,在人间备受称颂。

可惜他的美色也是昙花一现。最后他了却尘缘,回到来时之路,完美地诠释了色空的佛义。在凡间借胎历劫十二世,它没有变成仙也没有变成佛,甚至也没有成为人。在以往的历劫中,它每一次都是活生生的人,悲欢一生后再回到天界等候,直至成为永恒之石,永久站立在青埂峰下。石身上记载着十二次入世尘缘和其中的因果,名为《石头记》。供来往的人阅读抄录,用来消愁、励志、警世、洞悉世事、大开痴顽。总之,他意义非凡,流传后世,却不是他想要的。最终他也没能找到女娲娘娘喊一声:

为什么要抛弃我?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

这天,一位空空道人经过青埂峰,把石头身上的字抄录成一本书。因看了他的红尘往事,这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情僧”,把《石头记》改为《情僧录》。

又过了若干年,世上出现一位叫曹雪芹的文豪,在他的“悼红轩”中,细读《情僧录》,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只留下石头在最后一世的尘缘,即金陵城里荣国府、宁国府的一段悲欢离合和兴衰际遇,题为《金陵十二钗》,即后世的《红楼梦》。

这是石头的故事。现在要讲的是林黛玉,她从何而来?谁成了林黛玉?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以姑苏城中阊门外的葫芦庙作为故事起源,如下:

按那石上书云: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风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物。只是一件不足,年过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这一天下午,夏日炎炎,芭蕉冉冉,苏州城西阊门外葫芦庙里冷冷清清,寄居在庙里的穷儒生贾雨村还在勤思苦想。庙边上不远的地方有个评弹书寓,传来糯软悠扬的评弹说唱之声,唱的是《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是名门之后,将军的后裔,原先也住过阊门这边。可怜他一生潦倒,只有一妻,却被世人传为猎色好淫之徒。说他妻妾成群,艳遇无数,供普罗大众消遣开怀。那位唱评弹的老先生,手指甲长长的,坚硬如石,弹得一手好弦子,把唐伯虎的艳情唱得入木三分。

甄士隐在书房里闲坐看书,不知不觉倦意袭来,迷离朦胧,抛书伏案而睡。不觉走出门外,只见对面走来一人,背着行李,敝巾旧服,虽是贫窘,却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方腮。甄士隐仿佛认识,多看了一眼。那人就回过身作个揖说,学生贾雨村,刚下船,来姑苏投亲靠友,志在参加春闱。我要投靠之人住在江南织造署那边,烦先生给我指明一二。甄士隐回了礼,给他指了方向,心想要让他居住葫芦庙里多好,这样的人才,与他时不时地说上话也是人生快事。一念刚起,还没来得及说出口,贾雨村就走远了。

这时一行人马吹吹打打过来,原来是姑苏城东的林如海荣升为兰台寺大夫,庆贺的队伍要从城西水陆码头一直吹打到城东林家。甄士隐知道姑苏林家四世袭侯,是列侯之家,家住城东烧制金砖的御窑边上。到林如海这一代,便不再袭侯,而是科第出身。所以虽是世禄之家,却也是书香之族。只可惜支庶不盛,人丁有限,现也就林如海一人承接香火。他的嫡妻是金陵荣国府史太君的幺女,名叫贾敏,与贾政是同父同母的兄妹。林如海夫妇二人都已四十多岁,却膝下空虚,没有儿女。

一会儿,又有一队人从阊门的水码头过来,说是金陵荣国府早就料到林如海近期荣升,特派了贾敏的侄子贾珠过来祝贺并在姑苏采买十多个歌姬。贾珠是荣国府贾政和王夫人的头胎儿子,今年十四岁,刚进了学,亲事早定了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女儿李纨。

甄士隐心中疑惑,再一看,看见那位唱评弹的老先生也在人群里。再看他的面容,年轻了不少,手指甲也还没有留那么长。甄士隐突然想起,眼前看见的这一幕五年前就经历过了,那时还没有女儿英莲。英莲是两年后才生的。甄士隐点了点头,知道自己来到了五年前,必定有事发生。

似真似幻之中,他离开人群,走到一处山坡下,正在辨认方向,前方走来一僧一道。走近了,那位道人气喘吁吁地说,走得久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

一僧一道倚着山坡席地而坐。

道人埋怨和尚说,我正在北邙山巅闭门炼丹,炼了半拉子,你就急慌慌地跑来一把拖走我。可惜我那一炉子好丹。我揣摩着是那石头的事,那位石兄也该投第十二次的胎了。我们要去警幻仙子那边领它出来,然后去各个宫殿办理手续,是也不是?

和尚说,又是又不是。

道人问,哎呀,你这话又是缘从何起?

和尚说,这里缘由很多。你也知道的,金陵的荣、宁二府,近些年该他气运兴盛。天上的神仙都要助他添丁进口,造历幻缘。

道人说,这我知道。因这荣宁二府的兴盛,围绕着他们,要添七八百号人口。有早就投胎去的,还有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这几年要陆续聚头了。

甄士隐听他们说得有趣,出来作揖,说,二位仙家,你们说的事简直闻所未闻。现在刚吃过午饭,吃晚饭还早,能不能让我也听听故事?

道人睁眼一瞧,说,坐下吧,员外。你刚才看到的荣国府贾珠,他从姑苏回到金陵后,不上一年,他的父母就给他生了一位妹妹叫贾元春,又过一年,给他生了一位弟弟叫贾宝玉。我们这块石头就是去投贾宝玉的胎,这是天庭早就定好的事。林如海升了兰台寺大夫,不日就去扬州上任。三年不到,他与贾氏生一女叫林黛玉。林黛玉五岁时由贾雨村教习启蒙。因贾老太太时常想念她,就由贾雨村把她护送到荣国府,与贾家几位孙女一起,由老太太养护。没承想贾宝玉对林黛玉一见钟情,十分宠溺。但后来因王夫人做主,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而黛玉嫁与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的甄宝玉。这也是老天爷给了黛玉一个好命,不让她给贾宝玉守寡。甄宝玉与贾宝玉同一科中举,对待黛玉也和贾宝玉一样用情用心,还把林如海夫妇接到甄府安度晚年。甄、林二人神仙伉俪,举案齐眉,开枝散叶,一生富贵显达。所以林黛玉的命是宁、荣二府里最好的命。

道人说的话,甄士隐听得一头雾水。但他一听到贾雨村这个名字,恍惚明白所见皆是前缘。

道人又说,甄员外,贾雨村与你有莫大的渊源,因你赠银资助,他日后中了进士,娶了你家的丫鬟娇杏。你家两年后也会添一位女儿叫作英莲,她记在《金陵十二副册》之中。

甄士隐更不知什么是《金陵十二副册》,想来也是一种天机,于是恭恭敬敬地行了礼,才坐下听讲。

和尚笑吟吟地对老道说,你就是个包打听的。

道人面有得色,说,上回我去泰山娘娘那里借个晒萝用用,正巧碰到警幻仙子把一筐投胎的女册送到娘娘那里审查。我就凑上去多看了几眼。有“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女册里每个人的后面都写着她们的命运,泰山娘娘要根据她们的命相决定放什么人去投胎。初定人选,警幻仙子再去玉皇那边,由玉皇和他的臣子们最后定夺。一旦人选定好,便通知九子母神、转轮王薛和送子观音知悉。事情结束,这些册子再送回到警幻仙子那里封印。

甄士隐好奇心起,问道,下界往往可调包换人,天庭可以吗?

道人说,这个事,我正巧听过泰山娘娘说过。天庭如果要换人,须得太虚幻境里的宝镜同意,然后玉皇在昊天金阀弥罗天宫里开天眼,投金光到宝镜和册页之上,才能换掉其中一个人。

和尚说,甄员外,我对你说,石头最后一次投胎要比以前麻烦。我们这一趟路要花费两年时间。先要去玉皇大帝跟前排队,叙说前因后果,把石头的十一世历劫全部说一遍。玉皇记性不好,老是忘事。我们要翻来覆去地讲,讲满七七四十九天,一直讲到玉皇最后想起来,我们才能去女娲娘娘跟前领投胎许可牌。我们拿着许可牌去赤水河边找九子母神,让她记录在册。她再派人带着我们到十殿阎罗那里找第十殿阎王转轮王,给石头安排第十二次的投胎时间。九子母神脾气不好,喜欢刁难人,让人免费清扫她的宫殿。我们在她那边最少要扫两三个月的地。转轮王呢,最讨厌别人轮回不休,所以我俩要陪他下棋,还要让他赢得理所当然。这盘棋至少下半年。等转轮王把时间安排好了,我们再到泰山娘娘那边登记要投胎的人家和长幼次序,领到石头的命运通关卡。最后再把石头送到送子观音那里,报个到,回家静候她的音讯。一旦时间到了,送子观音就会派人接我们去与她的太乙广生宫,作一个最后的交割。我们和送子观音一起,送他到金陵荣国府贾家王夫人腹中。回来的路上,拿着石头的命运通关卡到警幻仙子那里销号,这件了不起的十二世投胎工程就完成了。

甄士隐吓得吐出了舌头。

道人说,难怪你心急慌忙,被你这么一说,我得赶紧吃两颗人参养荣丸提提神。

和尚说,我着急的还不是这个。石头最近在警幻仙子那边惹出了麻烦,沾上了一段不该有的孽缘。现在女方正在怂恿石头为她做一些自私自利的事,这样下去要牵连到警幻仙子。我们顺便要去处理这个事。

道人说,那我们还不快走。

甄士隐正听得高兴,忽听耳边响起一片喊声,葫芦庙烧起来了。

和尚说,员外,葫芦庙烧起来了,你家也要被烧光了,你怎么还不回去救火?

甄士隐突然而醒,却见眼前一切太平,并无失火。贾雨村还在葫芦庙里苦读备考,河里的小船摇着桨,欸乃而过。门口有人叫卖太湖里的湖心水,也有人叫卖冰块。评弹声传到他的耳朵里,一声一声跳跃,真真切切是人间世界。英莲睡完午觉,奶妈正抱着她喝绿豆汤,边上还有一应小吃,薄荷米糕、粽子糖、冬瓜糖、霜糖杨梅干、甘草陈皮梅……甄士隐知道,他从五年前回来了,想想五年之中会发生那么多的事,不禁心生敬畏。

本文刊登于《海外文摘·文学版》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