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消音”成长
作者 拾午
发表于 2025年3月

距寒假只有三天,坚强了一整个冬天的女儿住院了。她起初仅是轻微咳嗽,后来又发展至高热,遵医嘱服药、雾化、吊瓶后未见好转,只能住院治疗。

女儿今年四岁半,之前已有两次住院经历,如今也是知事记事的年纪。女儿得知需要住院治疗,眼泪爬满她白嫩的脸颊,她张开胳膊紧紧抱着我,低声说:“妈妈我不想抽血,我怕疼。”而我的教育理念一向是坦诚相待:“要不要抽血得听医生的,这样才能帮助你快点好。”

入院检查,抽血是必然流程,老公抱住女儿抓着她的小胳膊,她一边流眼泪一边拉起自己的衣袖,我心里发酸,捂住她湿漉漉的眼睛。扎针的那一瞬间女儿哭喊一声,然后只听嗓音湿润地传来:“妈妈,好了吗?”之后,再无哭喊。护士夸她好乖,她就立马开心起来。

当天夜里时近凌晨,别的病房传出小孩声嘶力竭的哭声,“我要回家”“我疼、我疼”“别扎我,别给我打针了,我害怕”……哭声久未停息,听得人心揪。

本文刊登于《家庭百事通》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