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电子会计档案的智能化跃迁
作者 申屠媛
发表于 2025年3月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渗透率持续提升,加速了产业优化升级,也为社会各领域带来了广泛的创新机遇。预计2025—2035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从3985亿元增长至172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5.6%。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会计档案管理,能提高文件查询与保存效率,增强保密性与安全性,促进档案资源深度利用与价值挖掘。

然而,会计档案在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技术应用与现有系统的兼容问题、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挑战、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滞后等。会计档案管理需要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管理工具应用、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业务流程优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障等多个层面上进行调整。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路径,为下一步企业电子会计档案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人工智能赋能会计档案数字化处理的作用机制

提高文件查询和保存效率。会计档案管理任务复杂庞大,传统的人工管理效率低且易出错。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会计档案的查询和保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可开发出高效智能检索系统。用户输入关键词或自然语言描述,系统就能在海量档案中快速提取所需信息,节省档案管理人员的时间与精力。电子档案存储比纸质档案更便捷高效。纸质档案存储需大量物理空间,查阅费时费力且容易损坏档案资料;而电子档案可进行数字化存储,占用空间小,便于备份恢复,还能通过网络传输实现信息快速共享传递。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可将档案数据自动归档存储在云平台或专用数据仓库,保障数据安全,方便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

增强会计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提高文件检索的安全性。传统纸质文件检索可能会造成信息泄露,而人工智能检索方式使得使用者在电脑上键入关键字,即可获取相关资料,且不会出现多余信息。这既提高了查询效率,又降低了泄密可能。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文档访问、使用日志及异常行为进行监测,有效防范应对风险。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