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审视角看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参股企业管理
作者 余功贤 胡唯
发表于 2025年3月

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整合,采取控股、并购、参股等方式拓展企业市场份额,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然而,由于参股企业与母公司的运营模式、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如何实现对参股企业的高效管理,成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关键任务。从内审视角出发,加强国有企业对参股企业的管理,是确保企业资本安全、提升管理质量的有效举措。

内审工作与国有企业参股企业管理的联系

国有企业不仅是国家资源配置的有力保障,也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执行的主力军。面对全新的发展背景,国有企业的投资与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参股投资作为一种灵活的投资方式,能够有效分散投资风险,逐渐成为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参股企业管理主要指国有企业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参股,并对该企业进行控制和影响的过程,国有企业可通过资本运作,参与到其他行业和领域的经营中,进一步拓展企业的经营空间,借助优势互补、资本合作等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

内审工作作为全面的监督和评估手段,在促进参股企业规范化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审计能帮助参股企业识别管理中的风险与不足,推动参股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运营流程。同时,内审工作可提升参股企业的管理透明度,科学的审计工作可揭示参股企业存在的管理盲区。此外,内审工作可通过对接战略目标、监控战略执行,帮助母公司实现资本增值,引导参股企业调整战略方向。

内审视角下国有企业加强参股企业管理的意义

推进治理结构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环境,如何优化治理结构成为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难题。国有企业加强对参股企业的管理,可通过派驻高层管理人员、增设投资管理委员会等方式,加强对参股企业战略方向的把控,确保投资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同时,国有企业加强对参股企业的管理,可以推进股东治理机制的优化,全面提升管理效率,有效保障股东各方的权益,保证决策过程公开、透明。

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同样面临政策变化、市场波动等多种不稳定因素。国有企业加强对参股企业的管理,不仅能够为参股企业的经营提供指引,也可增强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在参股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国有企业可建立更为完善的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对参股企业的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估,避免产生不可控的财务风险。同时,国有企业可积极参与参股企业的财务管理,借助完善的财务审计机制,保障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和合规性。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