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审计数字化转型路径
作者 马有臻
发表于 2025年3月

在数字化时代,大数据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重塑着各行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审计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我们立足数字化转型的背景,结合国有企业审计现状,深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数据规范+智能工具+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的优化路径,旨在为国有企业有效防控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国有企业审计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国有企业经营环境与风险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国有企业规模庞大、业务复杂,其财务合规性与风险防控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工具与方法,但也带来了数据规模激增、风险隐蔽性增强等挑战。

因此,本文立足于国有企业审计现状,结合数字化转型趋势,系统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理论层面看,我们的结果丰富了审计领域的理论研究框架。从实践层面看,研究结果为国有企业提升审计效率、强化风险防控能力提供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推动审计工作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方向转型。

国有企业审计数字化转型的特点

国有企业审计数字化转型,是指国有企业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系统性革新与全面升级的过程。这一转型旨在打破传统审计的局限性,推动审计工作迈向智能化、高效化和精准化的新阶段,以更好地契合数字化时代国有企业的发展诉求。这一过程呈现出诸多鲜明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数据驱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精髓在于充分挖掘并高效利用数据价值。国有企业审计正逐步摒弃传统的抽样检查方法,转而采用全量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构建标准化的数据体系,实现对财务、业务等多维度数据的价值挖掘与充分整合。

全流程实时监控。数字化转型助力审计工作实现跨越式转变,从以往的阶段性检查转向全流程实时监控。借助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的力量,国有企业能够全面、精准地追踪并验证供应链、资金流等的相关细节,有效保障了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