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财税合规审查和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岳建华
发表于 2025年3月

随着国家对建筑施工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大和税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建筑施工央企的财税管理面临愈加复杂的合规挑战。违规操作和风险事件的频发暴露出企业在财税合规审查和风险防控机制上的不足。剖析建筑施工央企的财税风险来源,提出系统化的合规审查与风险防控路径,有利于行业和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财税合规审查的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央企财税合规的概念与范围。在建筑施工央企的财税管理中,“合规”一词指的是遵守国家有关财务和税务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财税合规的核心在于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审计机制,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时效性。此外,合规范围不仅包括对税收政策的严格执行,还涵盖了合同管理、成本核算和票据流转等多个财务管理领域。

税收合规。税收合规是指企业在其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行申报和缴纳税费。具体来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都需要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及时完整地申报。

会计核算合规。会计核算合规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确认、成本归集及资产负债表的管理。企业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合理地确认收入,科学地归集成本,准确地表达资产负债情况,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作用在于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数据的独立检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内部审计还需要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是否能有效防止和发现错误及舞弊行为。

法律法规与政策依据。建筑施工央企的财税合规审查必须建立在相关法律基础之上。《企业会计准则》为企业会计核算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法规,规定了企业税收的具体管理办法和合规要求。这些法律法规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操作的规范,也为财税合规审查提供了法律依据。

建筑施工央企财税风险的识别与分类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工具。在建筑施工央企的财税管理中,准确识别风险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首要步骤。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