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雯静:让客户反复到店消费的门道

2019年,我们着手构建私域流量,进展飞速。和企业微信开完会仅一周,宝岛眼镜所有门店员工的工牌就更新了,把顾客从公众号引流到企业微信,同样只用了一周。
一个月内,私域小程序开发完成并上线,全员开启销售模式,还迅速组建起上千个社群用于直播,单场直播销售额高达485万元。
当时,一切似乎都推进得极为顺利。我刚升任首席增长官,第一季度就完成了大半工作,感觉没什么难度。但随着工作逐步深入,我意识公司内部发生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我们不再区分私域和公域,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电商部门私域团队,而是成立了用户运营中心。
很多人觉得做私域很难,因为私域团队得同时具备销售、直播、内容生产和培训等多方面能力,什么都要做。于是我们不禁思考,私域接触的顾客和其他渠道接触的顾客是否为同一批人?有何差异?说到底,私域团队究竟在为企业做什么?答案是,运营企业的客户关系。
宝岛眼镜的客户分布在门店、企业微信、电商平台,甚至点评、抖音等平台。线下顾客的消费单价在千元左右。要是在线上私域推出同价位产品,会显得不合时宜,毕竟电商平台眼镜的主要消费价格在百元左右。这么一对比,价格就显得“贵”了。要是不同渠道由不同团队运营,还会出现问题。各渠道相互竞争,运营状态很分裂。
线上商城追求超级性价比,减少了不少专业检查环节。但对于成长期的小孩,检查和确认度数可不能大意。于是,我们重新审视了14岁青少年以及其他年龄段客群在店里的服务流程。
结果发现,不同人群的服务流程基本一样,都是先验光,再配眼镜。这就产生了新问题:顾客到了企业微信后,若只是交付眼镜,没什么可交流的。想引导顾客再次进店,也缺乏合适话题。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