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释放民生暖意
作者 半月谈记者
发表于 2025年3月

春节前夕,各省份两会密集召开。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列出的“民生清单”细致周到、务实具体,真心实意把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努力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传递融融暖意。

住房:构建新模式,实现住有所居

住房是家庭的温馨港湾,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将着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效统筹去库存与优供给,出台购房补贴奖励政策。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5年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构建“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盘活利用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加大收购存量商品房力度,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打好保交房收官战。

“这将有利于推动房地产市场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租售并举的新模式,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綦江区住房城乡建委主任杜万勇说。

→ 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向毕业生介绍岗位需求条件 曹正平/摄

“提高城市吸引力,让青年愿意来、留得住、能出彩。”山东省政协委员,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盛夏说,在山东,青年群体住房需求非常旺盛。为了全链条保障青年“安居梦”,山东首创实施“青年优居计划”,通过“青年优驿”“青年优徕”“青年优购”3个具体项目,有针对性解决青年在过渡住房、租房、购房不同阶段的困难。2025年,将持续完善各类集中性租赁住房项目配套设施,开辟专属性、融合化的公共活动空间,有机嵌入自助办公、学习阅读、运动健身、共享会客等功能区,真正让青年人安下心、扎好根。

就业:强化就业培训,保障劳动者权益

翻阅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各省份纷纷释放稳就业信号,真招实效为青年就业打通堵点。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5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就包括“组织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23万人次,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0个”。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永军说,将用好用足稳岗返还、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政策工具,支持和促进青年学生就业。

帮助青年找工作,岗前培训效果好。李永军说,将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行业领域,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探索推动劳动者“点单”、人社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企业优质岗位“订单”的“四单”培训新模式,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劳动者的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份工资都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幸福。”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福建将加快“扩中提低”,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畅通诉求渠道,全链条根治欠薪;研究解决科技创新带来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医疗:优质资源扩容下沉,看病更方便

梳理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各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进“三医联动、六医协同”集成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进高水平医院结对帮扶医疗资源薄弱地区。

→ 老人在工作人员的陪护下做填图游戏 郭绪雷/摄

“三医联动”即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六医协同”即医药、医价、医保、医生、医疗、公卫协同,旨在有效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本文刊登于《新华月报》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