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晶晶在年近40岁的时候被公司裁员。为了不被同事怜悯或同情,她精心“装修”朋友圈,搭建优雅人设,直到有一天,被同事当场拆穿。
以下是谭晶晶的讲述——
中年失业的体面
三个月前,人事总监将我叫到会议室,通知我要换团队。近两年楼市骤冷,作为乙方的房地产广告公司日子更加难过。
我进办公室之前,心里转过各种猜测,换团队是其中最不痛不痒的,便放下一大半心来:“这个完全没问题,工资还是一样的吧?”
他笑笑说:“收入不变的,不过有一点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他们团队经常出差,一出门就是七八天,你能接受吗?”
我心里咯噔一下,顿时被逼入了两难之境。如果辞职,行业目前处于低迷期,我已经近40岁,在市场上不好找工作。孩子爸爸早就被派往外地任职,如果不辞职,我就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由不得我多想,公司这次的岗位调整,也许正是为我“量身定制”。
这不是公司第一次“降本增效”。早在去年,公司曾对薪资发放标准做出过重大调整。那一次,一半同事提了辞职。我的月收入也被砍掉了将近一半,每月工资单上的数字,从五位数变成了四位数。
然而,变相降薪不到一年,我又需要在“放弃照顾孩子”和“辞职”之间做出选择。
我和孩子爸爸讨论了两天,照顾好孩子是一切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如果能由“辞职”变为“辞退”,我可以领取总计超10万元的赔偿,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毕竟,家里每年还房贷就需要10多万,一年总支出不低于25万。孩子爸爸的个人收入虽然能覆盖,但大部分都以年终奖形式发放,平时日常开支还是以我为主。
我重新与人事总监坐在谈判桌前,真诚表达了我面临的困难和诉求。
他表示理解,但无能为力:“公司也有公司的困难,为了当地的就业率,我们不能主动辞退员工。”
我实在不是一个好的谈判者。从业以来,虽然换过好几家公司,但我始终遵循“好聚好散”的原则,竭力保住彼此的体面。
所以当公司拒绝辞退我,我毫无办法。顶着银行200多万贷款,瞅着账号里30来万存款总额,我微笑接受,体面告别。
不想让家人跟着焦虑,失业的事我暂时没有告诉任何人。为了维持上班的假象,我面临的第一个难关,是演好每一天的戏。
早上七点,我照例匆匆起床,将孩子从被窝里拉起,等她穿戴洗漱完。七点三十分左右,爷爷早锻炼回来,骑上小电驴送孩子上学。
我这才松懈下来,空落落的,就像一根紧绷的弦突然断开了。
再不用半跑着挤进地铁,赶在到站前打开钉钉,争分夺秒地按下打卡键。但我还是照着往日的节奏,化精致的妆,穿体面的裙装,在婆婆收拾碗筷的时候急吼吼地出门。
唯一不同的是,我的目的地是图书馆。到了之后,我第一时间把手机里的旧照筛一遍,选取一张咖啡特写的照片,背景是工位,写上“又是能量满满的一天”,加上两个小太阳的表情,发送到朋友圈里。
这条朋友圈,只对“家人亲戚”“同学朋友”可见。我用朋友圈动态,假装一个积极向上、忙于工作的形象。
第二条朋友圈,我选在下午发出,往往是一场精致的下午茶,有好看的摆盘,恰到好处的自然光,充盈着满满的松弛感。这条朋友圈,只对“同事同行”可见。
我们这行的圈子很小,我离职的消息,相信有不少前同事都听说了。在他们的想象中,我失业后的状态会是怎样的?我很担心被怜悯或同情,我需要用朋友圈来搭建失业后的人设——优雅的、闲逸的、岁月静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