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citywalk成了最受年轻人喜欢的休闲活动之一。远离购物中心和冰冷的现代新建筑,老城区建筑的多样性、新旧历史的交替,以及居住在这些社区中的人的生活本身都是人们在城市中漫步时渴望观察到的部分。不过,对老街区的喜爱常常会导向一种单调的消费和观光模式,而不满足于此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希望能为城市提供新的内容和价值。抱着对城市空间体验其他可能性的追寻,本刊搜寻到以下3个有趣案例。
老街区的沉浸式漫步
“Oh!OpenHouse”是一个独立艺术组织,为了让人们能在博物馆或画廊外接触艺术和新加坡传统,它选择在私宅和未被充分利用的公共空间里策划艺术漫步和展览。《新世界尽头》是Oh!OpenHouse旗下的第一个长期体验展。策展人虚拟了一段对话,以此帮助参观者沉浸于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中。
故事以新加坡第一个游乐园新世界游乐场和1986年新世界饭店倒塌事件为背景,参与者追随着男主角Kiran和女主角Rosa的脚步感受该街区几十年间的变化,有一种穿越时间却共享空间的亲密感。
除了讲述新加坡的故事和生活记忆,Oh!OpenHouse操刀的这一场虚构的展览实在称得上设计精妙:听着耳机中Kiran的娓娓道来和歌舞升平的音乐,跟随和着步调的拍子拐入实龙岗路,在看到作为遗迹保留的游乐园拱门那一刻,想象和现实完美地重叠在了一起,也模糊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
沉浸式叙事最大的亮点是连贯而身临其境的体验,着重从声、行、视甚至气味等多重感官的细节描绘,要符合情境还要相互呼应。在两家印度餐厅间找到楼梯后,参观者会步入经过细致考证、如同舞台装置般的四楼公寓:通过三凤海棠粉、Optima打字机和《WingsGreatest》专辑的磁带,参观者可以一睹Kiran和Rosa曾在这里生活、欢笑或哭泣的证据。也难怪“仿佛身处王家卫的电影中”是Oh!OpenHouse的主理人AlanOei最珍视的评价—站在一片喧嚣繁华中,听着这段只讲给自己的故事。
1986年的新世界饭店倒塌事件被认为是新加坡在“二战”后发生的最惨烈的悲剧,Kiran和Rosa的故事也在这场悲剧中戛然而止。灾难发生一年后,新世界游乐园关闭,然后被出售、重建—被国家进步项目吞并后,无论是酒店还是游乐场,新世界不复存在。“新加坡是一座变化不等人的城市,即使你留在这里,也会变得无足轻重。”Kiran的感怀加重了这种无能为力的失落感,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念念不忘的痴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