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假期,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留学的韩国学生承娥都会回到家乡韩国大邱“度假”,在她的印象里,每次假期结束返回上海时,在机场入境过海关几乎不需要排队,最多等待20分钟。然而从去年11月开始,每次入境她都至少要排队一小时才能出机场—2024年11月,中国对包含韩国在内的9个国家试行免签政策,韩国游客开始大量进入中国。
事实上,自2024年年初开始,来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便显著增多。2024年6月,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美国博主“保保熊”到中国旅游,他在视频中的一句“city不city”迅速成为网络热梗。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共有6488.2万人次的外国人出入境中国,同比上升82.9%,其中免签入境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携程的数据则显示,2024年平台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过一倍,享受过境免签政策的54国旅客入境游订单量同比上涨189%。
上海作为重要的出入境口岸和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中国城市之一,成为外国游客到达中国的“新手村”。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共接待入境游客670.59万人,同比增长84%。这些游客不仅带动了上海的出入境流量和消费数据,也打开了重新发现上海的视角。
流量来了
2024年3月底,Daniel辞掉了原本在银行的工作,全职投入到上海BikeTour(骑行旅游)英语导游的工作中,“因为入境游的流量确实好起来了”。
Daniel从2019年开始兼职做英语导游,与他合作的一名荷兰人会给他介绍客户,与此同时,他也会自己在小红书发帖宣传,寻找潜在客户。据他观察,去年3月、4月时,入境游的趋势还不算明显,他接到的通常是一对一的散客订单。到了7月、8月左右,外国游客的订单明显变多,其中既有来自荷兰老板的订单,也有他自己通过小红书接到的散客订单。
从2023年年底开始逐步推行的一系列入境免签和过境免签政策是这一轮入境游爆发的核心推动力。位于上海M50创意园的茶室和家具空间“Switcha百年合闸·喝壶好茶”于2023年4月开业,创始人王诗婳对《第一财经》杂志表示,从2023年年底开始,店里就有部分外国人光顾,2024年春夏,有一些法国人和英国人进店,到了2024年年底和2025年年初,看到的则大部分是亚洲面孔的外国游客。

这一趋势与中国逐步放宽入境免签和过境免签政策的节奏基本相符:2023年12月,中国对法国、德国等6国试行入境免签政策;2024年3月,中国又对瑞士、爱尔兰等6个欧洲国家试行入境免签政策;2024年最后两个月,中国先后对18个国家试行免签政策,其中包括韩国和日本两大邻国。王诗婳表示,一般在政策正式推行两三周后,店里就能明显看到反馈。
免签政策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携程的统计,韩国、泰国、新加坡、日本和马来西亚是过去一年入境游的主要客源国。携程研究院执行秘书长、入境游总经理孙博文向《第一财经》杂志透露,2024年韩国游客的入境人次最多,订单量是2023年的1.3倍,中国对韩国的免签政策生效后,韩国用户在平台关于中国的搜索量和订单量环比上涨均超过50%,在12月达到全年的峰值。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也是入境游的主力军,三国的累计入境人次占了全年入境人次的1/4,其中马来西亚的入境人次是2023年的5倍。
公司位于首尔的“畅游中韩”旅行社原本面向韩国人做中国签证办理业务,负责人工作人员金书艺告诉《第一财经》杂志,免签前韩国人办理中国旅游签证较为复杂,要准备的材料较多且需要花费一定金额,而与此同时,韩国人可免签入境日本、新加坡、土耳其、德国、法国等接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因此,韩国人较少选择到中国旅游。公司此前一天能接到数十甚至上百个签证办理的订单,但其中大部分为商务签证。
中国对韩国开放免签前,承娥身边几乎没有韩国朋友来过中国,他们通常更倾向于去日本和欧洲国家旅游,而开放免签后,承娥发现自己的大部分朋友都至少来了一次中国,她在Instagram上几乎每天都能刷到有朋友来上海,“现在来中国旅游的韩国朋友看起来已经比去日本和欧洲的更多了”。
在外国游客入境中国旅行的目的地中,上海是最受欢迎的城市,也是许多外国游客来中国的第一站。毕业于纽约大学的Elodie去年6月创办了入境游品牌ChiNiceTravel,面向外国游客制定中国旅游的产品线路并做市场推广,获客后对接给国内的旅行机构。为了使产品形成差异,Elodie选择聚焦成都,而非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4个在外国人中知名度最高的城市设计路线,但在后续的客户咨询中她发现,北京和上海几乎是客户旅行规划里的必经地,“他们要么在北京落地,最后从上海回国,要么在上海落地,从北京回国”。
孙博文将上海称为“自带流量”的城市,其现代化程度、软硬件设施和服务便捷性在中国各城市中均属前列,而众多外企和国际会议带动了大量国际商务的需求,也增加了外国人对上海的认知度。此外,上海两大机场丰富的国际航线数量为入境游提供了最直接的便利条件。孙博文透露,2024年12月中国将过境免签的外国人在境内的停留时间由原来的72小时和144小时延长为240小时后,过境上海的订单量占全站入境订单量的接近一半。
由于日本、韩国与上海的距离较近,航班时间通常在2到3小时,免签政策生效后到上海旅游的韩国人和日本人显著增加,韩国人中甚至流行起了到上海过周末—他们通常周五下班后到达上海,周日返回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