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取水,以飨苍生
作者 冯涛 张亚南
发表于 2025年3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领导的研究小组近年研发了一种完全依靠太阳能运作的海水淡化装置,不需要额外的电力或化学能量,就可将海水转化为饮用水,这种装置能够与太阳能变化同步工作,如果能向市场大量推广,那么这种淡化水的价格会比自来水更便宜,可以部分解决人们的日常用水问题。

饥渴的世界与中国

目前,地球上的海水占全球总水量的97%左右,淡水资源仅占3%左右。而除去人类目前无法使用的极地冰川水,可供使用的淡水资源更是只占淡水总量的四分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以及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城市化进展加快,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全球缺水的人口越来越多,目前,缺水国家近30个。虽然各国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加大污水处理力度以及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但仍未彻底解决缺水问题。

中国就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多水少,2020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地域差异显著,尤其是东部城市,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现象,反而缺水严重。有数据显示,中国的55个沿海城市中,51个都缺水,向海取水一直是中国需持续攻克的难关。在近年的中国各省水资源总量排名表中,天津、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都位列倒数第二、三、四位,仅比宁夏地区缺水情况好一点。另外,北方大型工厂居多,地表水体污染问题严重,多依靠南水北调工程解决用水问题,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一直持续透支。

海水淡化技术来帮忙

什么是海水淡化?最简单地讲,就是脱除海水中的盐分、生产淡水的过程。这样人们不仅可以获得淡水,还能将淡化过程中产生的浓海水变废为宝,如制作成盐或其他有用的化合物。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丰富了海洋资源的获取途径。那么,海水淡化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各国目前都采取了哪些海水淡化方式?海水淡化又会给我国带来哪些福祉?

世界各地海水淡化地区分布占比

海水淡化作为一种沿海地区水资源增量技术,对于补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用水缺口、提高国家水安全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据国际脱盐协会(IDA)的统计显示,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海水淡化技术供应生产生活用水,建成淡化厂超18000个,累计装机容量达8530万吨/日。全球62%的淡化水已成功用于市政供水,有效解决了两亿多人的用水短缺问题。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