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价市场化交易策略探讨
作者 范菊霞 任鑫
发表于 2025年3月

【摘 要】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电价市场化交易成为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电价市场化交易的策略,以电价的收费政策为出发点,根据现有的市场政策、交易规则等发展趋势,可以判断未来的电价的市场规律,导向性的体现现阶段需求侧,从而能更好地进行新能源的资源配置。

【关键词】电力市场;市场化交易;需求侧;资源配置;新能源

引言

电力,这一现代社会的核心能源,其价格和收费政策在电力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合理的电价及收费政策,能够维持市场的稳定运行,确保电力用户的权益,同时也是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将通过分析电价以及其相关收缴政策来分析其走向与趋势,不仅仅能直观引导我们市场的发展趋势,还能给我们指明更贴合国家政策的市场需求方向。

一、电价及收费政策的重要性

电价及收费政策不仅是电力市场的调控工具,更是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它关乎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以及广大电力用户的直接经济利益。一个明智的电价政策,可以有效地引导市场资源,优化供需结构,进而提升市场的整体运行。

此外,电价政策承载着社会责任,如推动环保能源的发展、节能减排等。因此,国家在制定电价及收费政策时,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三大效益,确保它们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一)上网电价——发电企业的生命线

上网电价对发电企业而言是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其制定需要考虑发电成本、市场需求、能源政策及环保规定。发电成本是决定上网电价的基础。发电方式主要为火电、水电、风电、光伏。不同类型的发电方式,其成本构成各不相同。市场需求和国家能源政策同样影响着上网电价,体现为:需求旺盛时,电价会上涨,以刺激电力供应;需求低迷时,电价可能下调,降低用户用电成本。上网电价作为电力交易电价的核心部分,是发电企业与购电方之间电力交易的直接体现,直接影响电力生产者的经济利益。

同时,上网电价是电力市场供需关系的调节器。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上网电价能够促使发电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策略,从而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销售电价——用户的消费指南

销售电价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电成本及开支。合理的销售电价能引导用户高效使用电力。国家根据用户的用电性质、用电量和时间,实行分类定价。比如,工业、商业与居民用户的电价不同;高峰与非高峰时段的电价也有所区别。这种定价策略皆是在通过价格杠杆,引导用户合理安排用电,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这种定价策略能促进节能和环保意识的形成,激励用户选择节能设备和方式。

(三)输配电价——电网公司的经济支柱

输配电价是电网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用于弥补其运营成本并获得合理回报,通常遵循“成本加收益”的原则,从而确保电网公司的稳定运营和发展。为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输配电价政策引入激励机制和监管措施,如设立奖励机制降低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并加强监管以确保合规。

(四)国家支持

政府性基金支持电力行业发展,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推广和市场稳定。这些资金对电力行业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清洁能源的发展成为焦点。政府性基金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其他电价及收费政策

峰谷分时电价:引导用户在高峰时段减少用电,在低谷时段增加用电,以平衡电力供需。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引导用户改变用电行为,降低用电负荷,节约能源。

二、未来的电价及收费政策应着重关注的问题

(一)用户结算偏差

受用户市场交易行为、用电行为、合同履约等因素影响,用户结算的情况与合同量、价情况个体差异较大。

本文刊登于《消费电子》2024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