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智能传感技术在机械电气防火中的应用日益重要。该技术主要利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构建一套完整的防火系统,包括系统架构、数据处理、报警策略和远程管理。本研究通过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估,对比分析了智能传感防火系统与传统防火系统的效果。结果表明,智能传感技术显著提高了火灾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了误报率,在实际应用中有效降低了火灾发生率,为机械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这一技术的应用为提高工业安全水平开辟了新途径。
【关键词】智能传感技术;机械电气;防火;物联网;多传感器融合
引言
机械电气设备因其复杂的结构和高能耗特性,极易发生火灾事故。传统的防火方法往往反应滞后,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安全需求。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传感技术在机械电气防火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本研究旨在探讨智能传感技术在机械电气防火中的具体应用,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其效果。
一、智能传感器在机械电气防火中的应用
智能传感器在机械电气防火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热敏电阻和红外测温传感器等,安装在设备关键部位,实时监测温度变化,设定阈值即触发报警,长期记录数据分析预测故障,并与其他防火设备联动控制。现代系统采用多点测温和智能算法相结合,提高了温度监测精度和潜在过热问题的发现能力[1]。烟雾传感器包括光电式和离子式,安装在设备周围空间和通风系统中,能在火焰出现前检测烟雾,实现早期预警。智能算法过滤干扰信号,降低误报率。自清洁技术减少粉尘影响,多点布置,提高覆盖范围。红外传感器利用对热辐射的敏感特性,实现快速、非接触式检测,可监测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发现异常热点、利用火焰特定红外辐射特征识别火焰、通过多点布置准确定位火源等。
二、智能传感防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架构
智能传感防火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感知层部署了127个传感节点,覆盖机械电气设备各关键点。温度传感器64 个,烟雾传感器43 个,红外传感器20 个。网络层结合工业以太网和无线传感网络,实现1 吉比特每秒的高速数据传输,网络平均延迟2.3 毫秒,最大延迟不超过5 毫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