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女儿决定“劝分”自己的父母
作者 古豆豆
发表于 2025年3月

在我结婚后不到一年,我妈宣布,她的人生“任务”已经完成了,果断和我爸提出了离婚。至此,父母长达33年的婚姻即将走向终点。但距离我妈真正拿到属于她的自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对于我妈的决定,我既意外,又觉得是情理之中。意外的是,我妈在长久的婚姻中,曾提过很多次离婚,最后总是不了了之,“离婚”快变成她的口头禅了。

情理之中的是,身为女儿的我结婚这件事,对她来说确实算是“完成任务”,而我的年纪已经大到她不用拿“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作为借口维持这段婚姻了。

01

在我爸妈的婚姻里,主线任务似乎就是争吵,因为琐碎小事、因为亲戚朋友、因为各自不同的处事风格,没完没了地争吵。

他们生于七十年代,由共同的熟人介绍认识,处了一段时间觉得大差不差就结婚了。可真正相处下来,他们互相看不上眼,改变对方又是徒劳。年轻时的他们每天在争吵中度过,年过50岁之后已经没有吵的欲望,两个人形同陌路。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他们已经不会直视对方的眼睛,只是围绕着各自的圆心在生活。

我在吵闹中成长起来,对于他们之间是否有爱始终抱着怀疑态度。后来我越来越确定,他们之间只有相伴多年的亲情。他们对抗的似乎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未完成的某种理想生活。

我也试图在父母的婚姻中捋出一条线索,像是每位读者在读故事时都会做的那样,极力想理出前因后果:他们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步?我检索中的记忆可能并不可靠,有的只剩零星破碎的一两个画面,组不成一个完整的情节,但闪过的那些画面会让我心碎。我爸用车钥匙戳向我妈的手,我妈哭着咒骂我爸,他们在街头因为账户里的钱嘶吼,在商场里因为意见不合大打出手……太多的碎片,回想起来都觉得可怕,两个人的婚姻里怎么有那么多不堪直视的画面。

上初中之前,我还认为他们还有弥合的可能。后来,我一次次地看见我妈的挣扎和隐忍,也看见过我爸因愤怒而扭曲的脸。在爱我、给我一个完整的家的名义之下,他们丑态百出,同时精疲力尽。后来,他们每次吵架时,我会重重地摔上门,然后喊:“过不下去就离啊!”这次我妈说要离婚,我坚定地持“劝分”态度。年过30岁的我,越来越能体会到身为女性面对的隐形的条条框框,在家庭、职场、社会中,女性往往要经得起更严苛的考量,承担起更完美的角色。

我妈的人生,放在现在的语境里来说,就是“大女主”。从一名农村小学的老师,到遇见我爸后一起背井离乡做服装生意,什么苦都吃过,也确实换来了家里更好的条件。她信奉的准则是“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她凭着自己的脑子和行动力,撑起了这个家。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