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任务,见证了中国核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他就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
生命的最后10小时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从确诊到死亡的27天时间里,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地挪动着鼠标……因为在他的电脑里,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藏在几万个文件夹中。还有学生的毕业论文,他们快要答辩了,不能耽误孩子们毕业!
他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一切都要快,要尽快!他放弃用手术延长寿命,选择与死神争分夺秒,一天,两天……一直拼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刻。
5月31日,林俊德病情再度恶化,生命进入倒计时。他9次要求、请求甚至哀求医生同意自己下床工作。家人实在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都不被满足,他才终于又坐在了电脑前。
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输液管、减压管等十多根管子,艰难地挪动着鼠标。安静的病房里,只听到他粗重的喘气声和敲击键盘的声音。好几次他视野模糊了,还以为是没戴眼镜,问女儿眼镜在哪儿。女儿捂着嘴巴不敢哭出来,告诉他眼镜正戴着呢。医生想让他躺下休息一会儿,他却坚持坐着:“坐着休息吧,坐着比躺着好,躺着就起不来了。”
仅余的生命在工作中飞速流逝,他的手颤抖得握不住鼠标。依稀听到他嘴里在念“ABCD,1234”,向女儿强调电脑里文件夹名和次序。监护仪上,各项生命体征已经濒临极限的边缘。心电监护仪发出的“嘟嘟”声,每一声都在暗示死亡倒计时。
他颤抖着说:“C盘做完了,D盘也弄好了。”他终于可以躺在床上了。
然而,这一躺,却再也没有起来。
几个小时之后,这位让罗布泊发出45次巨大轰鸣的将军,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林俊德参与了中国全部核试验,他的老伴儿黄建琴也参与了其中的9次,夫妻两人藏身荒漠半个世纪,他们,从不属于家庭,不属于彼此,只属于民族和国家。在林俊德终于卸下担子、闭上双眼的那一刻,黄建琴才轻轻地对着他说:“老林,你终于属于我了……”
藏身大漠为国铸“核盾”
1938年,林俊德出生在福建省永春县的一个偏僻山村。因为家中一贫如洗,刚上完小学就辍学了。新中国成立后,林俊德靠着政府的资助,读完了初中和高中,考上了浙江大学机械系。
林俊德上学的路费,是信用社的借贷和学校的补助。因为家里实在贫困,5年大学期间他没回过一次家,读大学的费用全靠政府发放的助学金。从那时起,林俊德就默默下决心,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林俊德曾说,他这辈子有三个没想到:上大学,做将军,当院士。而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都和国家的命运绑得这样紧。
1960年,从浙大机械系毕业的林俊德,被分配到国防科委下属某研究所。报到的第二天,所领导向林俊德交底: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