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菜,不能吃”?真相到底如何
作者 马博士健康团
发表于 2025年3月

“菜市场的商贩会用甲醛浸泡蔬菜,这菜有毒,菜贩子都不吃!”不知从何时起,此类传言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让人不禁心里没底,买个菜都要犯嘀咕。甲醛,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是一种在装修中经常用到的化学原料。一般情况下呈气态,温度较高时会发出刺激性的气味。人类如果长期暴露在甲醛浓度超标的环境中生活,会引发身体不适、疾病甚至是癌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一级致癌物。

“甲醛菜”究竟为何物?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蔬菜中的甲醛是怎么产生的

蔬菜中的甲醛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的甲醛是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然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如蔬菜、菌菇、水果、肉类、鱼类等。这类甲醛含量极少,基本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

外源性的甲醛是在食物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由于人为不当使用产生的,是造成食品甲醛污染问题中的主要原因。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