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美味腌笃鲜
作者 申功晶
发表于 2025年3月

汪曾祺在《肉食者不鄙》一文中这样描写时令江南佳肴“腌笃鲜”:“上海菜。鲜肉和咸肉同炖,加扁尖笋。”“腌”即腌过的咸肉,“鲜”即新鲜的五花肉或蹄髈、小排。一个“笃”字,则传神地勾勒出一幅文火慢炖,锅中汤水轻沸发出“笃笃笃”声的美妙画面。

“味道的调和”乃中华料理精髓之所在,腌笃鲜的完美在于这一锅汤中的食材能相互借味、提升,咸肉晶莹剔透,腊香四溢;蹄髈酥烂有度,肥美鲜糯;春笋鲜嫩爽脆,水灵灵、甜津津,算得上笋中珍品。蹄髈出其鲜,咸肉出其香,春笋助其清爽,这一锅肉绵笋脆、滚烫香鲜的奶白色汤头,啜上一口,用上海人的话来说,那是“鲜得来!眉毛也要落脱了”!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家里烧腌笃鲜,咸肉用的是边角料,鲜肉则是菜场买的“夹心肉”(位于猪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可即便如此,一锅腌笃鲜还是会让全家人闻到香味儿就淌口水,吃到口中便幸福感暴增。

腌笃鲜地道的做法,是将咸肉、鲜肉加大量春笋,用文火慢煮上两三个小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唯一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候。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