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门诊,为啥挤满“情绪患者”
作者 段艳平
发表于 2025年3月

经常有患者充满好奇地问:“为什么明明是消化系统的症状,医生却建议来看心理医学科?”有的患者在消化科门诊直接就接受了情绪症状的自我测评,结果竟然提示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那么,消化系统的症状与情绪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

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是“近亲”

医学上有个名词叫作“脑-肠轴”,也就是大脑与肠道之间的双向沟通机制。在胚胎发育阶段,大脑和肠道都由外胚层发育而成,其外形和功能存在相似性和相关性。影响大脑情绪的物质主要是神经递质。目前,我们了解到的影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神经递质主要是血清素,也就是5-羟色胺。抗抑郁药物通过调节5-羟色胺在神经突触之间的功能和作用,来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在胃、肠等消化系统中,也存在丰富的血清素和血清素受体,抗抑郁药物在调节神经递质的同时,也作用于胃肠道里的血清素,从而调节胃肠功能。

几乎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有消化系统症状,比如最常见的食欲下降。在消化科就诊的患者中,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几乎都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在最新的DSM-5 或ICD-11诊断系统中,功能性胃肠病被归类为“躯体症状障碍”或“躯体不适障碍”。这类疾病可以通过抗抑郁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获得改善。

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与情绪有关

哪些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与情绪相关呢?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有腹痛、腹泻、呕吐、便秘等。

腹痛的部位常不固定,有时很难描述,与进食关系不大,其疼痛多无显著规律,有时会伴有其他疼痛症状,如背痛、头痛、肌肉酸痛等。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