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与几个朋友聚餐,聊到各自近期的状况。在座的人都表示:在硬熬。过去的一年,很多人过得都不容易,以至于我们都会关心、会讨论:2025年会变好吗?我们也思索过这个问题。但未来不可测,可能是黑天鹅继续乱撞,也可能是柳暗花明,拨云见日。?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思危、思远、思变。
思危
先看一幅19世纪的油画。邮差骑着飞奔的马,路过两位架设电缆的工人。这位邮差一脸迷茫,他可能永远也不能理解,这一根根杆子,未来竟然会取代他的工作。再看一张1900年纽约第五大道的照片。纽约第五大道的主路上,跑的都是马车。汽车在哪里?只有几辆汽车跑在辅路上,无人理睬。驭马师一定想不到,这些汽车以后会让他们无工可打。时代的浪潮拍打而来,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你以为高枕无忧的事业,可能明天就会处于被淘汰的边缘。无论选择什么工作,请做好随时离开的准备。
1. 保持进化,别让自己过期

英国伦敦商学院经济学家琳达·格拉顿在《百岁人生》预言:每隔5—10年,我们的工作就会遇到一次挑战。确实如此,银行职员点钞再快再准,都赢不过点钞机;设计师所谓的看家本领,AI轻而易举地就能掌握;做生意的如果没有互联网思维,可能真会被电商颠覆。衣服旧了,要换新的;房子老了,要翻新。人也是一样,得时时更新自己。能力永远跟着时代走,我们才不会掉队。
2. 做一匹跑在前面的快马
如果你名下有一匹快马,有一匹慢马,要筹一笔钱,你会先卖掉哪一匹马?答案显而易见。现在,许多人奉行一种“躺平即正确”的生存哲学。你问:如何工作。他们说: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什么意思呢?他们会告诉你何为“三思”:能不能不做,能不能明天做,能不能交给别人做。这是段子,也是多少打工人的内心写照。他们以为自己很酷,其实这是很傻。敷衍工作的同时,是在消磨自己的价值。公司收益好时,无所谓多你一个闲人;公司效益差时,先抛弃的是那些浑水摸鱼的人。优胜劣汰的法则,在环境不好时会更加残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