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冰火两重天的变局。
一边是中国特效行业强势崛起。中国特效公司完成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即将冲击150亿票房,本土团队优势拉满,甚至让好莱坞感到威胁。另一边,北美视效行业却迎来寒冬。曾参与《哈利波特》《狮子王》《奇幻森林》等众多大片的Technicolor集团濒临崩溃,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等子公司大面积裁员,超过10000名动画和视觉特效从业者将要面临失业。
在Technicolor子公司任职的婷婷告诉骨朵:“上周五我收到了总部破产的邮件,当时我跟同事都不敢相信,没想到全球知名的大公司也能说倒就倒。”
与此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小陈也非常震惊。作为一名入行不久的特效师,他所在的中国特效公司看似没有受到Technicolor集团破产的波及,但是从长远来看,一夜之间上万名经验丰富、履历成熟的视效从业者涌入求职市场,“中国影视特效圈的内卷恐怕会变本加厉。”

这场突如其来的行业震荡,不仅是中美特效实力的此消彼长,更是AI、成本、市场变化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北美的特效行业崩塌了吗?中国特效能否真正取而代之?
“技术霸权”的崩盘
北美视效行业的崩塌其实早有预兆。
2023年,好莱坞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纪大罢工,持续时间长达四个多月。编剧和演员走上街头抗议,导致大量影视项目被迫暂停,超过一半的剧组无奈停工。
这场罢工不仅影响了影视行业上游,也对下游的后期制作公司造成了巨大冲击。因为项目的减少意味着后期制作公司将面临长期的业务空窗期,许多视效从业者被迫卷入罢工潮,经历了失业和降薪。
婷婷说:“那次大罢工期间,我们公司就已经有裁员的动作,但是我没有想太多,总觉得自己手头上的项目是做不完的,肯定不会裁到我。但是现实情况是,公司早就没有多余的项目供大家继续操作了。”
如果说罢工是断供,那么海外AI技术的崛起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2024年,硅谷科技巨头又一次掀起裁员潮,微软、谷歌、亚马逊累计裁员超过30万人,苹果甚至砍掉十年烧钱百亿的造车项目,全员转岗至AI部门。视效行业紧随其后,逐步采用AI技术取代传统特效师的工作,让“一个模型干掉一千个渲染师”成为了现实,也让数千名传统特效师成为了无业游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