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14日,TikTok在美国悄然“复活”。
这一天,1.7亿美国用户屏息刷新手机,等待重新下载的按钮亮起。此时距离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不卖就禁”法案已过去11个月,而这场关乎TikTok存亡的战役,仍在继续,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的“极限自救”,也仍未停止。
2024年3月1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不卖就禁”法案那一天,夹杂了些许白发的周受资站在印满TikTok标志的背景板前,语气诚恳且坚定地表示:“我们会为用户的自由战斗到底。”这句话,也最终成为贯穿TikTok这场“极限救援”的宣言。
猎杀行动
过去一年,美国政府对TikTok的“猎杀行动”达到高潮。
2024年1月3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举行的一场听证会极为引人关注。这本是一场由五大科技巨头Meta、X、 TikTok、Snap和Discord首席执行官共同出席,聚焦于儿童安全的听证会。
但听证会进行到一半时,讨论的话题完全脱离了原本的议题,TikTok和周受资突然成了炮火焦点。
——“你屡次说你住在新加坡,你是哪一国公民?”
“新加坡。”
——“你还是其他国家的公民吗?”
“不是,我是新加坡人。”
——“你有新加坡护照吗?”
“是的,我在新加坡军队服役过两年半。”
——“你有其他国家的护照吗?”
“没有,我是新加坡人。”
——“你妻子是美国人,你孩子是美国人,你曾经申请过美国公民身份吗?”
“没有。”
面对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抛出的一连串略显低级的问题,周受资悉数耐心作答,唯有倒数第二个问题时,他罕见地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
很显然,不怀好意追问周受资的国籍身份的汤姆·科顿,根本不知道新加坡不承认双重国籍。
《华盛顿邮报》将科顿的提问方式描述为“麦卡锡式的”。新加坡《海峡时报》在Instagram上传了这段对话的视频,下方有新加坡用户评论道:“参议员,您知道新加坡在哪里吗?”
科顿连珠炮似的发问后,“新加坡人”一度成为热词登上社交媒体X的热词榜单,他本人的名字更是位列榜单首位。
这场听证会,也让人想起一年前的2023年3月。
当时,周受资身穿深蓝色西装,只身一人坐在数米长桌的一侧,对面是数十位共和党议员。长达5个小时的质询中,他以从容不迫的沉着和稳重的魅力,悉数回答了数十人关于信息安全、青少年保护、毒品信息以及程序上瘾的质问。
“这一战”也让周受资在一夜之间,成了大半个世界的焦点人物。
TikTok团队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发现,国会质询后,高达90%的TikTok用户表示支持周受资。甚至美国媒体也表示,“周受资正在被塑造为美国Z世代的新偶像”。

与民意支持大显割裂的是,会议一结束,一小撮议员就开始策划一项秘密行动,起草一份让政府强制出售或禁止TikTok的提案。为了更顺利达成目标,参与者们还在长达一年时间隐藏了他们的行动。
几乎是直到最后时刻,这些人才迅速将“法案”送到了时任总统拜登的办公桌,有参与者将这个过程称为“迅雷突击”——从法案公开提出到递交给总统,只用了七周,极为罕见。
这样的策略也让TikTok措手不及。
2024年3月1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52票支持、65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这项针对TikTok的法案。
2024年4月24日,时任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这项国会两院通过的“不卖就禁用”法案,要求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在270天内将TikTok出售给非中国企业,否则这款应用程序将于2025年1月19日后在美国被禁用。
作为回应,周受资在自己的TikTok账号上发布了一则视频,“毫无疑问,这是一项禁令,它将摧毁美国700万家企业,并让1.7亿美国人噤声。”
他进一步阐述道,“这显然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时刻,但这并不一定是一个决定性时刻,这实际上是一种讽刺,因为TikTok上的言论自由恰恰反映了让美国成为自由灯塔的相同价值观。TikTok为普通美国人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方式,让他们能够被看到、被听到。”
“请放心,我们不会离开。我们有信心,我们将继续在法庭上为你们的自由而战,事实和宪法都站在我们这一边。”
极限救援
面对咄咄逼人的法案,TikTok并没有坐以待毙。周受资率领团队,从三条战线进行突围:

在法律层面:2024年5月,TikTok和字节跳动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裁定旨在封禁TikTok的《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法》违宪,并阻止该法律的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