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谟的蟹事
据史料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吃蟹的风气盛行,尤其是在南方。当时人们用各种调料来烹饪螃蟹,如酒、醋、盐、糖、花椒、辣椒等,甚至还有用蟹肉和蟹黄塞在蟹壳内、涂上面粉制成的食品,称之为“蟹”,也叫“芙蓉蟹”或“蟹匣子”。
相比起来,北方别说闲来吃蟹了,许多人或连螃蟹长什么样儿都不知道。在《世说新语》中,东晋司徒蔡谟渡江南下,看到蟛蜞,馋虫立刻被勾了起来,就非常高兴地说:“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于是,他叫人煮熟。蟛蜞,生长在水边,长相类似蟹类,但不能食用。想来蔡谟家的厨师也认不清螃蟹,将此“美食”交给蔡谟,蔡吃了后,上吐下泻,弄得萎靡不振,这才知道吃的不是螃蟹。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