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与雪
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写道:“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诗中雪意,充满情趣,雪在暮风凄凄中,洁白晶莹,广大浩茫,形成一种视觉效果,让诗歌的形神之气,灼灼鲜明。
雪中意象,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更加突出,他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意飘然若风,读后让人惊叹,心智豁然放飞。那语言的魅力,明快开朗,生动无比。那比喻妙不可言,上升到精神层面上,让人在广阔天地间,思想无垠浩瀚,身心愉悦,轻盈地放飞起来。岑参是写雪的高手,他在此诗中的另一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也是信手拈来,便就着手成春,让心灵眺望的景象,极其生动,意象分明。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总是充满边塞气息,他在《观猎》中写雪,也忘不了枯草、飞鹰和马蹄,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写出了边塞生活的传神风韵,他用自然景象中出现的真实场景,诗意表达了心境中的语言风情,写得那么干净利落,充满了生命的情趣。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