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吃鱼感悟
诗圣杜甫喜欢吃鱼。杜甫在担任华州司功参军时,回洛阳探亲,路过阌乡县(今属河南省灵宝市)时,当地的姜姓县尉盛情接待杜甫。
姜县尉派人从结冰的黄河冰面上凿冰捕鱼,随后设了一场“脍宴”。唐人爱吃鱼生,生切鱼片的过程也极具观赏性。庖厨先在案板上垫一张白纸,既可吸附多余的汁液,亦可防滑。随后,他飞舞着脍刀切着鱼肉,嫩白的鱼片宛如雪片般无声飞舞。唐人吃脍,是少不了葱的:“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
姜县尉还热情地将最精致的鱼腹肉留给了杜甫,主食则是蒸得香软的米饭。主人家盛情难却,杜甫吃得欢喜满足,不知不觉,盘子就空了,他还意犹未尽呢:“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
后来,杜甫辞官去了成都,朋友严武是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高适为彭州(今四川彭县)刺史。他们给予了杜甫许多帮助,经常派人给杜甫送去钱粮。地方官对杜甫很尊重,成都的远房表弟也给了他不少资助,他在浣花溪畔搭了一座草堂。
在四川时,杜甫吃过蜀地产的雅鱼,味道一点儿都不逊于黄河鱼。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