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性在本
作者 郭华悦
发表于 2025年3月

食材,千变万化。每一种,都有自己的性格。

善烹者,首要之务便在于了解食材的性格。每种食材,都有自己的外表,替自己说话。色,色相;味,气味;质,质地。综合起来,便成了食材之“性”。

有的食材,性格简单。诸如大白菜,贵在鲜嫩,水煮、凉拌,就能把鲜嫩凸显得淋漓尽致。这样的食材,性格简单,烹煮之法也当以简单为要。

这就像一个人,简简单单,纯纯粹粹。该怎么和这样的人相处,才能人尽其用?以简单之法,对简单之人。如此一来,才能凸显原味,尽显本性。

可有的人,在俗世中打滚久了,偏偏喜欢化简为繁。简单的人与事,在其眼中,就成了不简单的错综复杂。单纯成了障眼法,而背后的云遮雾罩,才是应当警惕的。于是,这样的相处,就像一锅简单的好菜,却被煎炸爆炒等烦琐程序烹成了四不像的菜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锅好菜被煮了个稀烂。

也有的食材,性格复杂。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