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
作者 段奇清
发表于 2025年3月

“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断章”可以删繁就简,如同三秋树,向人展示其特别与重点之处。

“断章”可以取所求,但断章取义不可取。孔子去世后,一天,有若向曾参请教道:“问丧于夫子乎?”这里的“丧”指的是丢官,“夫子”是指孔子。“如果丢了官,应该怎么办?你就此事请教过老师吗?”由于有若没有听老师讲过相关的事,便有此问。曾参说,老师还真对这事表达过看法,说的是“丧欲速贫,死欲速朽”。听后,有若认为孔子不会这样说,于是与曾参争论起来。

曾参找到孔子的另一位弟子子游做证,子游说:“有子说话太像老师了。”他告诉有若,孔子在某个特定情境下说过这句话。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